2012-12-05

相信爱情


这个世界上只有法国人还在拍爱情片吗?

我在豆瓣里翻了很多页,过去我看过的四五十部电影没有一部是爱情片。这多少有点令人伤感,当步入人生的三十四个年头的时候,生活中充斥的事情越来越令人无语,看到一些事情后,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感受,很难判断自己是该表达遗憾,还是说一句mazel tov。电影是我心目中,最后一块保有梦幻的地方,它不应该充斥着那些负能量的东西,我希望看到美好,看到希望,起码能麻醉自己一阵子。

De rouille et d'os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片名直译过来就是『锈与骨』。电影描写了生活在法国社会底层的男主角Ali,从名字看应该还有法国一直以来的移民因素,他和儿子的生活谈不上幸福,作为一个父亲多少有点不负责任。这是个有点窝囊的失败男人形象,大概有点像人们平常谈论的所谓“怎么能找这么一个”的负面典型。但我觉得这很真实,不是每一段爱情故事都是围绕高富帅来进行,不是每个男主角都风度翩翩或多才多艺,纠结于Stephanie为什么看上Ali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爱情片的基本定式,我们不推理,不解释,我们讲爱情,讲没理由的爱情。

他只能打黑拳挣点生活费,她失去漂亮的双腿,但他背着她下海游泳,还轻描淡写的说:想上床的话短信我。他也许是贪图美色,或者他干脆就是闲的没事干,但Stephanie需要的就是一个人不把她当成一个残疾人,她可以和他去游泳,去泡吧,去打黑拳,去做爱。他把她当成一个普通的女孩。

这两个人的生活都残缺不全,心理或生理,他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不会照顾儿子,不知道如何和女孩表达爱意。我想起一句美剧里的台词,有时候你的成长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好像积累的多了自然会有质变的一刻,从那以后你会成为真正的医生,或真正的老师,或真正的父亲。Ali的拳头和冰一起碎掉的时候,他蜕变成另一个人,这是这部电影美妙的地方,看起来无药可救的人,会成为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情人。

看完这样的电影,我的心底会缓和好几天,正好今天在微博上看到Thiago Silva护腿板上的米兰队徽,我真的还在相信爱情。

2012-11-28

我们选择相信上帝


李安的电影总是有点温和的感觉,镜头徐徐划过,对白不紧不慢,骨子里透着中国式的儒雅。可实际上,很多时候他只是做了留白的处理,只要观众入戏的想一下,很多残忍的画面就会浮现出来,而想像力比视觉更可怕。

没有看Life of Pi原著小说的人,比如我,在IMAX 3D影厅享受了两个小时精彩绝伦的李安式讲述,以为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一个带有美好结尾的故事,年轻的印度小伙子Pi在海难后绝处逢生,靠一艘救生船在海上漂泊两百多天,终于获救。

其实,这是个美好的幻象。就像House以为Cuddy向他坦露心声,在他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来到他的身边,那些热吻那些缠绵,无比真实,一觉醒来,卫生间遗落的口红更是带来无比甜蜜的回味。只是美好的东西太容易破碎,太容易倒向反面,冷静下来的一刻,口红变成了一瓶Vicodin,你愿意相信口红,还是相信止疼片?

Pi把这个问题抛给两个调查员,也抛给采访他的记者,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Pi和老虎走下了船”的故事,就像所有观众在电影院看到的那120分钟。而事实呢,李安有点‘刻意’的点题了,其实他完全可以留下Pi那句“你选择了相信上帝”,然后立马把字幕拉出来。但这点小瑕疵,并不会影响李安作品的整体表现,他费劲心思的把这个故事拍得那么美丽那么虔诚,只是为了在推翻它的时候给我们更大的震撼。

结果就是,我都不敢仔细想故事的另外一个版本,发指到超出我的承受能力。

2012-11-22

S.E.S.


S.E.S,不是S.O.S.,但就好像上帝真的回应了发出S.O.S.的米兰,他派来了Stephan El Shaarawy,一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来拯救米兰。

今天,米兰仅仅排在意甲的第12位,但Shaarawy却以10球领跑射手榜。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他,米兰回落到何等境地。不论是老贝债务缠身,还是欧足联的公平竞赛法则,米兰的高层在本赛季初进行了清仓行动,过去十年的功勋球员走了四个,两个当打的核心球员售出,这是我见过的最凄凉的米兰,比98/99还要差。最大的证明就是,队长袖标长期待在阿比亚蒂的胳膊上,甚至戴在博内拉的胳膊上!

但我愿意忘记这些衰败的景象,惨败给佛罗伦萨,输给国米,输给马拉加,很多年后我不会记得这些,也许我只记得米兰在2012年的下半年输了很多比赛,但有一件事我肯定不会忘记,那就是沙拉维,各种方式得手的射门,老成的比赛方式,还有Gangnam Style的庆祝动作。

几年后翻看这篇blog的时候,他可能已经是米兰年轻的队长了,也可能以8000万欧元的身价转会曼联,总之,我希望看到的是另一个卡卡。米兰的历史,应该是由这样的人组成,而不是易卜拉欣巴和博内拉。

2012-11-18

Tom Hardy


自从看过Inception之后,对Tom Hardy的印象非常深刻,在IMDb上搜索了一番,发现这个家伙在Band of Brothers和Black Hawk Down中都跑过龙套,也算是业界混了差不多十年,终于被Christopher Nolan挖掘,从此算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Tom Hardy也许还算不上演技派,但所谓‘演技派’有的时候也就是一部电影的成就,可参照凯奇大叔。Tom Hardy只是还没遇到合适他的角色而已,不过今天的他也有能力把所有角色都变得值得一看,哪怕是遮着面孔的Bane(The Dark Knight Rises)。

今晚看完Lawless之后,在IMDb上数了一下,从Inception开始我居然一共看了六部Tom Hardy的电影,不得了,一个新偶像诞生了。

2012-11-05

记忆植入


年代久远的1990版Total Recall已经几乎从我的记忆力消失了,剩下的几个碎片只是与州长的惊叫和三个咪咪的妓女有关,除此以外我大约还记得外星旅行。

2012新版把外星旅行改成了地心旅行,这个改动对剧情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还增加了地心重力翻转的一个小噱头。科幻的成分其实在此片中并不大,尤其是Kate姐的老公当了导演,除了殖民地的外景有向银翼杀手致敬的倾向外,此片基本被拍成了动作片。

拍成了动作片,当然让人有点失望,而更令我失望的地方是导演没有很好的利用“重写记忆”这个情节,如果多花些心思,完全有望拍成Inception那样的对脑力有些挑战的电影。当我们观看Inception的时候,我们经常要分辨这是第几层梦境或者主角是否在梦中,可以完全投入到电影中去,难以自拔。Total Recall也完全可以吸引观众去质疑,到底哪段记忆是被写入的,哪段记忆是真实的。

不说这些失望,这部Total Recall是今年为数不多的能带给我观影快感的院线片之一,开场对殖民地的展示很‘银翼杀手’,Kate姐Underworld式的紧身衣和精致曲线,还有美剧老熟人Bryan Cranston的反派,这些都让我很HIGH。

记忆植入的这个想法,真的是很有趣,令我遐想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发觉得人是活在记忆里的,好的记忆让你对未来抱有希望,怀的记忆让你失去信心和产生恐惧。能够改写记忆的技术,其实就是重新定义一个人的技术,就好比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里的删除记忆,忘记带给自己无数痛苦的感情经历,确实能让人轻松很多,但也意味着忘记了那段感情中美好的段落,这些美好和痛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感情观,删去了也就意味着剥夺了这个人改变自己的机会。当然,Dr.House说People don't change,但这是另外一个故事。

如果很多年后真的有了这样的技术,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去定制一套自己希望的记忆,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而很矛盾的是,这意味着一个人基于自己旧的记忆选择了自己新的记忆,当自己带着新的记忆开始新的生活的时候,这段生活并不一定是他现在想要的。这话写出来就绕了,希望很多年后我自己看的时候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2012-09-23

祖先


以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我很难相信人类是孤单的,在那些几百光年外的星球上,一定有高智慧的生命存在,只不过人家不屑于来到小小的太阳系旅游而已。

Ridley Scott几十年前的Alien有着一个商业片的外表,但更深层的地方,带有他个人浓重的科幻情节。这个情节绝不仅仅是拍一部太空恐怖片那么简单,就像后来David Fincher并不成功的Alien3一样。外星生物这个题材,必须摆脱斯皮尔伯格式的童话路线,和库布里克的神话路线,需要一个血淋淋的、有汁有水的、充满尖叫和绝望的Alien系列,充满敌意的外星生物才更符合达尔文对自然界的定义。

Ridley Scott重回太空,将人类对祖先的探索领到高潮,花费无数美元和将近两年半的航行,在遥远的地方寻找DNA的起源。这里关于‘祖先’的描述是有些俗套的,不过没有曲折的剧情,反而令电影更有现实主义色彩。我相信,如果这个世纪结束的时候我们真的找到自己的源头,也许会发现我们真的是一次意外的产物。

看完这样的题材,总会产生奇怪的感觉,我们真的很渺小,茫茫宇宙中,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疲于奔命,甚至乐此不疲。退一步看,自己的小圈子外,多少精彩就在发生。

2012-09-10

再见蝙蝠侠


从2005到2008,再到2012,七年过去了,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终于画上句号。就像Paul Greengrass几年前用伯恩系列重新定义间谍片和动作片一样,诺兰拔高了漫画电影的基准线,有这三部电影在,特别是08年的The Dark Knight,十年内恐怕没人能超越这三部作品。

在去电影院看The Dark Knight Rises之前,我重新下载了1080p的前两集,在电脑上重温了一遍,三部电影都清晰的留在我脑海里。Batman Begins是我在电影院里看的,接着看了DVD,接下来是HDDVD,后来又有蓝光720P,1080P,至少看了五遍。The Dark Knight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在电影院里看,特别是IMAX影院。到了第三集我终于可以弥补遗憾了,不仅仅电影院里两遍IMAX,其中一遍还是在电影博物馆看的,那个IMAX实在是太大了,颈椎差点死掉。

当三部曲一起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最爱第二集,大概是因为我完全不是一个漫画迷,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影迷。第一集里有带着科幻色彩的悬空铁轨,有点日本风的league of shadow,第三集则冒出来个古老的监狱和一群莫名其妙的囚徒,只有第二集完全贯彻了诺兰的写实风,蝙蝠侠还因为Harvey Dent的转变与Rachel的死不得不走上逃亡之路,成为哥谭的黑色骑士。

无论是风格,剧本,剪辑手法,还是故事本身的深度,都令TDK成为蝙蝠侠系列,甚至漫画电影的最高点。一点也不夸张的说,TDK是我们这个时代的The Godfather,可能它唯一的短板是改编自漫画,而不是黑帮经典小说。也许不仅仅是十年,恐怕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难以看到可以比肩TDK的漫画电影。

2012-07-23

再见,席尔瓦


过去的两个星期,对于一个追随米兰将近20年的球迷来说,不会太舒服,尤其是那些对米兰感情深厚的球迷。

而我是其中一个。

最早喜欢米兰是卡佩罗一期的尾声,米兰在欧冠决赛完爆巴萨,接着联赛被复兴的尤文顶翻,收获巴乔和维阿后卡佩罗一期的最后一年再次拿到了联赛冠军。

之后老贝选择了乌拉圭人塔瓦雷斯,米兰忽然从卫冕冠军变成不入流的球队,开启两年的沉沦,哪怕短暂的萨基二期和卡佩罗二期都未能挽救。直到世纪末的扎切罗尼入主,米兰以低姿态开始,竟然用大逆转获得联赛冠军来庆祝俱乐部百岁。

扎切罗尼只有一次好运,米兰又动荡两年,特里姆为米兰注入血性,却未恢复豪门气质。直到安切洛蒂重回米兰。这是很精彩的八年,特别是前六年,米兰在欧冠赛场找回十年前的感觉,三入决赛两次捧杯。

谁都知道豪门兴衰,既要看风生水起,也得忍耐默默无闻。米兰一晃就又到了沉沦动荡的时代。不同于以往,这次的米兰是以贩卖自己的球星开始主动自残的,如果把伊布转会和舍瓦、卡卡相比,倒也可以理解,三个人都是巅峰期刚过,身体条件开始下降,但身价还未太过贬值,米兰趁机出售算得明智。但Thiago Silva不同,这个33号本身是瞄着3号的传奇来的,也乐意延续之。米兰这一次把下任队长第一候选人卖掉,等于抽掉了米兰的血脉,从巴雷西到科斯塔库塔,到马尔蒂尼,到加图索,到安布罗西尼,下一个可以进入圆桌的人本来应该是卡卡或席尔瓦,席尔瓦如果下赛季接任副队长,13-14赛季转正,米兰至少未来五年都不担心。但现在,米兰的队长血脉真的要断了。

安布将不再是主力身份,队长的名头也许只会延续一年,下一任是谁呢?同样30+的阿比亚蒂?还是资格最老状态最不靠谱的帕托?米兰大清洗了两年,洗掉了薪资累赘,也洗掉了米兰的DNA。米兰可以名次掉到10名以后,可以被尤文六球血洗,但米兰需要那个拉着球网哭泣的马尔蒂尼,因为对红黑球衣有如此深厚感情的人才是真的米兰人,才是带领米兰重返巅峰的关键。

现在,席尔瓦走了,米兰还剩下了谁呢?

2012-07-04

希望与失望

自从看过Lost in Translation之后,bill murray有句台词一直萦绕在脑子里,不时的就会蹦出来。当时他和美艳的scarlett johansson躺在床上聊天,谈到第一个孩子的出生,“The most terrifying day of your life is the day the first one is born.Your life, as you know it... is gone. Never to return.“

于是,我一直都担心,当孩子出生后,我自己的生活会彻底说再见。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这一天,2012年的6月26日,一个星期二的下午,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在15点10分出生了,男孩,3900克,51厘米。

我看着他的脸,很陌生,传说中血缘上的神奇感应并没出现。而我的生活也没有像台词写的那样gone。

我甚至在医院陪床的夜里,看完了两场欧洲杯半决赛,而我恐怕永远无法忘记的是巴洛特利打进德国第一球的时候,我正在喂奶,激动的几乎将儿子举起来。

而不管这个小家伙多少次半夜哭醒,我都会耐心的照顾他,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希望。我忽然想起那个经常用在米兰身上的词:薪火相传。

这一周当然不只是希望,也有失望。

普兰德利非常托大的选择了对阵德国时的战术,没有沿用首场对阵西班牙的小组赛时的打法。其中最大的区别便是可以铲除所有防守漏洞的德罗西,四后卫体系时他在保护皮尔洛两翼,三后卫时他在掩护三个中后卫,西班牙在中路获得了太多空间。上半时发生两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意大利丢掉了两个球,意大利控球比西班牙还多。

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普兰德利,没有采用传统的意大利式决赛打法(请参考2003年欧冠决赛米兰对尤文),给西班牙的空间太大,让六个西班牙中场随意的占领禁区前的领地,再加上莫塔的意外立场,意大利国家队也有了米兰式的大崩盘。

我不失望意大利输掉决赛,只是失望这个比分,会被耻辱的记录到很多年之后,遗憾的是很多年以后没人会记得意大利的勇敢。

2012-06-25

勺子


这是一次众望所归的点球,赛前英伦媒体就格外热衷的研究了双方点球的规律,这就是信息时代的可怕之处,比赛开始前,就算是普通球迷也都知道,皮尔洛的点球从来不打左侧。不知道当21号走到点球点的时候,内心的压力有多大,更何况自己的队友刚刚射失一粒,比分落后。

但他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年轻的哈特似乎还想玩心理战,可惜他太嫩了,皮尔洛就是像报纸写的一样没有踢左侧,他踢出了勺子点球,和六年前的齐达内一样。

贺炜马上用‘大师风范’来吹捧皮尔洛,完全不过分,进入职业生涯晚期的皮尔洛正在全神贯注于足球,享受其中的乐趣,就像当年的巴乔和齐达内。不同的是,他不想委身于小球会,也不会毅然离去。

忽然觉得,意大利也许会走得更远。

2012-06-11

希望和传统


这是一支值得纪念的意大利队,勇敢而机智,在热身赛中三球惨败给俄罗斯后,又一次所有人都开始担心这支球队,结果他们紧紧的捏合在一起。得感谢普兰德利,还得感谢孔蒂,这个首发阵容是六个尤文图斯的球员加上另外五个俱乐部的五个球员组成的。最关键的中后场骨架,完全是尤文图斯的。

没有了巴雷西、马尔蒂尼、内斯塔、卡纳瓦罗这些世界级的后卫,奇怪的罗马人德罗西站了出来,几乎复制了06年那个无处不在的卡纳瓦罗,无论什么套路的进攻,毛茸茸的德罗西都能搞定。如果不是年轻的巴洛特利短路,也许昨晚我们就能击败西班牙,就像上一次热身赛做到的那样。

这支队伍也许没有了星味,中前场两个核心卡萨诺和皮尔洛都已经老去,但这支意大利保留了传统,全世界最严密最冷静的防线,眼花缭乱的移动路线和补位跑动,从此意大利进入草根年代,但豪门就是这样,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卷土重来。

2012-06-09

我的欧洲杯


年龄仅仅是个数字,等它变大了,你其实很难记起每个数字之间的区别。所以我们得借助别的东西来帮我们构建自己记忆的时间线,比如一些客观参照物,比如世界杯,比如欧洲杯。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在豆瓣上看到一个人写的自己的欧洲杯回忆,很有共鸣。

96年,我看到第一届欧洲杯,唯一的感觉就是紧张,所有的比赛都非常紧张,4-5-1是大流行,四后卫和双后腰流行,进入淘汰赛后比赛几乎都以点球来决定胜负。固执的萨基坚持自己的4-4-2,场面上的确鹤立鸡群,一度压制德国暴揍,可惜被新赛制淘汰出八强。零星看了几场比赛后,我就高考了,但那记忆是难忘的。

新千年的欧洲杯是所有大赛里我最爱的,甚至超过意大利夺冠的2006年世界杯,因为就足球层面来说那一届无与伦比。这是一届能让你爱上足球的大赛,球星、进球、战术、戏剧性,想要什么就能找到什么。那一年我大学毕业,因为没有课,几乎看完所有比赛,同时还有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幸福到难以复制。唯一的不足是意大利输掉了决赛。

04年的欧洲杯难看到极致,希腊的硬朗防守足以让人们睡足全场,几乎没有什么比赛留在我的脑海里。唯一对我有意义的事情是,那是第一次和老婆一起看的欧洲杯,当然,当时她的身份是女盆友。

08年的欧洲杯是第一次在新家里看的欧洲杯,是在40寸的大液晶上看的。虽然意大利很悲剧,但西班牙漂亮的打法还是值得回忆的。那一年是我刚结婚一年的时候,宽敞的客厅了和几个朋友一起看的开幕式,是另外一份味道了。

但不得不承认,随着年纪增长,足球带来的激动慢慢减弱了,也许是足球比赛发展到了更商业更功利的阶段,也许是年纪大了变得麻木了。回忆中的足球越来越好过现实中的足球。

这是2012年,新的欧洲杯开始了,第一届高清信号的欧洲杯。顺利的话,决赛前,我的孩子就会诞生。

2012-05-25

No More House


LA Times的开场白是:After eight seasons and several hundred brilliant diagnoses, there's no more "House."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结局,编导们也没有为难自己,最后一个season finale并未像之前的season finale那样精心的玩悬念,更多的是一种告别的氛围。


因为我是从2008年开始看House的,所以准确的说他陪伴了我4年,但就像和boston legal、24说再见一样,好像身边的一个老朋友离开了。每年看这个毒舌怪蜀黍在屏幕上各种搞怪,各种阴谋论调,是非常享受的,和很多美剧一样,编剧制造的是一个高智商的混蛋。没办法,我们会爱上混蛋,会羡慕高智商。

最后一个episode之前,FOX放了一个专题回顾篇,用一小时回忆8年的历程,介绍各组幕后英雄给观众,还有世界各地的观众发来的视频。不可否认,House是所有美剧里带给我启示最多的,也是影响我最多的,这个角色的魅力超越了荧幕,编剧们翻出了生活中的各种话题,一股脑的丢给House去“诊断”,听他五花八门的歪理邪说,一开始听到的时候会一笑而过,时间久了,回头去想会觉得他很有道理。

House乐于证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都是“假象”,或者全是“表面上”的美好。不管老好人的Wilson如何反驳,他一定最后会证明自己是对的。很多年过去了,我开始觉得House对于婚姻的一个论调是越来越正确,“完美的婚姻是基于完美的谎言。”

House不相信奇迹,所有的奇迹的底下都是有医学依据的,他治愈的无数奇怪病症,在患者看来是个奇迹,对于House来说不过一个解开的Puzzle。经过八年的磨难,House最终在Puzzle和Wilson之间选择后者,连编剧们都觉得一个bromance的结尾是众心所向的。

简单的几句话,难以说清楚我对House的感情。好在我决定用八季House作为学英语的素材,以后还有机会重新讨论这个怪医。

只是,这确实是说再见的时候。

Goodbye, Dr. House.

2012-05-20

又一次神奇的决赛


今天的凌晨的欧冠决赛,又一次呈现出戏剧性,和05年米兰和利物浦制造的神奇一样,再次让英格兰人奇迹般夺冠。

德国人有无数次机会杀死比赛,但他们总是留一点生机给英格兰人,偏偏每一次都被抓住,唯一的角球造就了扳平的一球,完全可以决定比赛的点球被扑出,点球大战从领先一球到落后一球,拜仁三次失去先机,终于遭到打击。

阿布等待九年的梦想,居然在最不指望的一次成真,只能说这就是足球啊。

Football, bloody hell.

2012-05-14

GRAZIE RAGAZZI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一次无比隆重的告别在圣西罗上演,这一天将很难被我忘记。

82分钟的时候,PIPPO在米兰的第300场比赛进球,一如既往的点燃圣西罗,他面向南看台长跪不起,不停亲吻米兰球衣。不知道在场的罗比尼奥、伊布、卡萨诺、诺天王们怎么想,他们在传承米兰的薪火,也许他们和99年的那代球员一样仅仅是个过渡,但我相信这一天发生的一幕会留在他们的脑海里,直到有一天,当他们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会想到自己也想有这样的一个时刻来铭记。当然,也有可能这些人会开始一个新的米兰循环,就像加图索、内斯塔和因扎吉在2003-2007年之间所做到的那样。

加利亚尼的确有黑手党老大的派头,不止是外表和言谈,当他维系米兰的家庭氛围的时候,更像个柯里昂式的教父。他念念不忘的是这些老家伙曾经让米兰五年里在欧足联的排行榜上当老大,两次欧冠,两次意甲。

也许,像加图索说的,今天的年轻人再也不会像当年的他那样兢兢业业了,年轻人可能会颠覆传统,会挑战权威,但总有些东西,好像将会永远失去。希望今天米兰的一幕,能将这份感情和坚守传递给安东尼尼、阿巴特、沙拉维。

多谢这些老家伙,GRAZIE RAGAZZI !


2012-05-12

请别说再见


这一天的到来,绝对是有心理准备的,而且是很早就有的。但这个世界上总有的事情,仅仅做理性的准备是不够的,总是有心里的某个角落塌掉了。

从2001年就成为米兰支柱的这些老家伙,真的该说再见了,我只是没料到,怎么会在一周的时间里全表白了。我无论怎么提前准备,也被他们的告别搞得无比伤心。心里沉沉的,丢掉了什么的失落感觉,觉得足球都没有原来那么可爱了。

想起来加图索揪住安切洛蒂的脸疯狂嚎叫,想起来内少多次参与的全队推搡活动,多么可爱的人们啊,我去哪里在凑这么多可爱的米兰球员?巴乔走了,维阿走了,巴雷西走了,博班走了,萨维切维奇走了,比埃尔霍夫走了,路易科斯塔走了,科斯塔库塔走了,舍甫琴科走了,马队走了,卡卡走了,现在轮到内少、里诺、PIPPO。

米兰还剩下什么?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这些人的离去,代表着我的青春的一部分,我是真的真的老了。想起来就无比失落。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都想回到95年看维阿和西蒙尼联手干掉尤文,回到01年看特里姆带着米兰血腥狂攻国米,回到02年看PIPPO在欧冠风卷残云,回到03年看欧冠半决赛舍瓦绝杀国米,回到04年看卡卡助攻舍瓦击败罗马,回到05年看斯塔姆和马队内少双杀曼联,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几岁啊。


我还有个小小的念想,几年之后,米兰的教练席上站着主教练内斯塔和助理教练加图索,领队是因扎吉,经理是马尔蒂尼。

这才是米兰啊。

2012-04-28

Wilson


HOUSE终于来到了即将结束的时候,忽然就想起来那个doctor jones的MV,马上拿出来看了一遍,无数美好回忆浮现,不得不承认,戏份不如几个小鸭子的cuddy和wilson其实是仅次于house的关键角色,回想没有cuddy的一季,缺少了很多乐趣。

自从制作方确定大结局的名字everybody dies之后,各个论坛的人们议论纷纷。只是大家没有太多时间来猜测,真相很快就浮出水面。

I have cancer, House。

这是这个春天里我听到的最伤感的一句台词,最残忍的编剧要在cuddy之后将wilson也夺走?

2012-04-04

重审



同样是以西雅图为背景,The Killing和Grey's Anatomy不同,后者更像是摄影棚的作品,前者才真的把西雅图传说中的多雨和潮湿的感觉带给观众(尽管我并不确定有多少实景拍摄)。

大概是因为模式思维,我总觉得牛逼的谋杀案应该是在雨天发生,但也说不出是为什么,比较理性的一个解释是雨天更不容易留下法证,大雨和积水能抹掉很多大意的痕迹。因此,The Killing就像Se7en一样,从第一场雨开始,就令我格外神往。一个缜密的冷静的谋杀者,一定会选择这样的天气动手。

镜头里的西雅图总是笼罩在细雨中,即便是无雨的日子,也多是阴天。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故事结构,每一个episode讲述一天的事情,第一集就是第十四天,原本以为真相大白的案子,却因为证据的错误,面临重审。Sarah怀疑每一个和案件有关的人,从拍档到上司,她放弃原来的计划,决定重新调查Rosie的死因。

警方、嫌疑人、受害者家属的三条故事线如上一季一般继续同步发展,在每一集的结尾,依旧是那个节奏渐进的平行蒙太奇。

只是有一点遗憾,这一季的前两集,节奏明显加快了,也许是为了迎合一些观众?我更喜欢上一季那个慢悠悠的调子,非常有味道。

2012-03-26

那些年 ......


当电影走到临近尾声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愿望,一个是他和她最终会走到一起,这是因为我投入到电影中感情会同情男女主角,还有一个是他和她永远两两相望却不能相守,这是我认为的最好的结局,不管是电影还是现实生活。

而看到最后,结果是后者,我却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伤感。

从导演的技巧讲,九把刀是有些‘二把刀’的,换了别的导演来拍(我脑子里冒出了岩井俊二和行定勋),有些地方绝对可以拍出毕生难忘的镜头来,可是他就是平平常常的把故事讲了出来,再来几个煽情的平行剪辑。但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他自己的小说,小说就是来源自他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所以没人可以质疑,这部电影就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样,每一个帧都描述着他真实的自己。而真真正正源自青春期的懵懂感情,用无数个可以唤醒我们记忆的细节,把每一个32岁的老男生带回1994年,然后就像海报上写的那样,每一个男生的心里都有一个沈佳宜(怎么那么像从李安那里抄来的词呢?)。

因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如此大热,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每个人的高中或大学都曾经迷乱过,就算没有一个沈佳宜在心里,也会有一帮狐朋狗友围在身边。好学生,坏学生,我们的青春也许已经葬送在应试教育里,但总会有那么几个瞬间,思绪曾经自由过那么一小会儿,偷偷的瞟了旁边女孩的发梢,那一刻,电影里就被九把刀精确的捕捉到。

话说回来,每一年台湾都能奉献几个小清新的佳作,同为华语电影圈的内地影人都干什么去了?

2012-03-20

不再妥协


The Walking Dead走到了第二季的最后一集,Rick完成一次有点让我意外的蜕变。但过后仔细一想,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也算合理,其心路历程应该和大部分中国人产生共鸣的。

从剧集的最开始就可以看到Rick对家庭的重视,这点没什么特别的,完全符合美式家庭观,第二季上半段对Sophia的寻找也是习惯式的不放弃每一个人和保护儿童的思维。但是在维系团队的稳定性上,Rick一直是以妥协为主的,他总在权衡各个观点,每次需要做决定的时候,都试图找到一个让大多数人满意的结果。他有些优柔寡断的决定,反而让很多人开始质疑他,即便大多数人还是认为Rick不是个自私的人,但包括他最好的朋友Shane在内的一些人还是觉得有些决定是错误的。

在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后,这个团队几近破裂,Rick承认自己杀死Shane后变得愤怒,他开始觉得自己是委屈的,自己为了这个团队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妻子露出对他的不满后,他心底最后的保护也不复存在。他开始向所有人怒吼,民主不再存在,或者说他找到这个特殊时候的领导方式:独裁。Rick彻底搞明白了这些人,他们本质上全不是坏人,但人人都有私心,想把这些人拧成一股绳,必须独断,铁腕才是他日后的管理方式,妥协已经是上一季了。

2012-03-14

一个小目标的完成 (30/30)

情人节那天很鸡血,自我反思了很多问题,于是有了一篇blog,简单说想唤起失去已久的自制力,弄个小事情坚持做30天,选择写blog,其实也不简单,生活近来很乏味,能连续写30天还是有些成就感的。今天,这就是第三十篇。

大概扫了一眼,过去的这三十天,我自己没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记得都是虚头八脑的一些流水帐。其中电影有8篇,美剧有6篇,足球有5篇,生活琐事有7篇,篮球居然也有1篇,还有科技话题2篇。

有这么一件事的确不错,相当于每天睡前都有个固定的节目,一天的生活再乏味,脑子总是有些感触或者想法是要记录下来的。我老是这么认为,今天写的再傻的东西,多少年后回头来看都是非常好玩的。

2012-03-13

职业生涯 (29/30)


新一集的The Good Wife里Caitlin辞职了,原因是自己怀孕了,想回家做一个专职的妈妈,她觉得自己不需要证明自己能做什么,她喜欢法律工作,但她更乐意当妈妈。Alicia一定是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Diana也一样,她还玩笑说十五年后Caitlin回到事务所。

坦白的说,关于职业生涯的选择,也就是build a career,好像在大学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很少提到的。总体说来我们没有这样的职场文化,找份清闲的工作,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一份可以落户口的工作,貌似一直都是排名靠前的选择。十几年过去了,这份文化依旧没有培养出来,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结果就是,我们没有技术工程师的职场文化,也没有摄影师的职场文化,我们不止没有工会,也没有在很多行业里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社团。当然,关于办公室政治我们还是玩出了不少花样,感谢几千年的老传统。

看了两年多的The Good Wife,我是非常欣赏那种工作状态的,这个状态主要分两方面,一个是专业程度,一定要和专业的同事一起工作,非常非常舒服;第二是专注程度,全心全力的去做一件事情,这件事可以带来很多利润,但不要只盯着钱,最棒的华尔街操盘手也得把专注点放在数学模型上。

2012-03-12

兄弟反目 (28/30)


The Walking Dead继续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

上一季还是轻描淡写的逃命故事线,这一季则完全在考验我们对这样一个世界的忍耐。小女孩失踪,Carl中枪,Shane杀人,审判Randall,随着这些事情的出现,我们会发现我们要挑战的道德规范越来越多,到底如何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个世界是不是还算人类文明的继续?

Rick这一集终于走到了和Shane鱼死网破的一步,说什么女人和孩子,其实都是借口,想当掌权人,想控制这个团队才是真实目的。我这么看,Shane没有想像那么坏,真正的坏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心深处的。Rick既想维持自己道德标杆的形象,却一样不择手段的保证自己的利益,这个人才是真的坏人。当然,到底好和坏在这样的环境是否还是原来的意义,也是个问题。

说来有趣的是,越是看得多,我越是觉得这剧集讲的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啊,越看越像。

伊布不高兴 (27/30)

米兰主场拿下莱切,2:0,算不得大胜,但也确实没费什么力气。很多时间看起来米兰球员都不兴奋,可能是周中在酋长球场的打击太大,可能是对手太弱提不起兴趣,也可能是进球较早,总之不是米兰应有的样子。

伊布同学高兴了一阵子,等诺切里诺进球后不久,米兰就陷入了低谷,伊布同学就变得闷闷不乐。自从阿莱格里打造力量+速度式的中场以来,一脚触球的配合确实多了,但传球成功率和控球时间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直到阿奎拉尼出场,米兰的控制力才有点冠军的样子,我们可是卫冕冠军的,明年有望绣上第二颗星。

不错的结果,同时尤文再次平局,米兰领先4分,继续领跑意甲。可以安心睡觉了。

2012-03-11

完美感官 (26/30)


Perfect Sense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终结人类,不是生育能力下降,不是冰河时代,不是传染病,或者僵尸。人类慢慢失去了各种感官,理由为止,也许是环境恶化强迫人类的进化,也许未知的生物形式在侵染人类,当然,也可能是上帝的惩罚。

拍这类题材,要么写实,要么幻想,反正拍的人太多,怎么搞也不会出什么新意了,导演选择了走抒情路线,不算创新,可也算耐看。当然,两大主角的演技也算是保障,小成本不必搞太多特效。拍得不错,但仍有改进的余地。

每次有一个感官消失,人类都会慢慢习惯,学会接受,找出对策。这个过程蛮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必然,其实可以拍的更细致,苦中作乐有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共鸣,大家毕竟都在miserable中,要不看电影干什么。

另外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每到绝境,或是大悲剧发生,人们都是借肉体之欢来排解?闻不到东西,尝不出味道,就只有靠性高潮来解决问题和逃避未来?要是我,就安排他们马拉松看电影,教父从一看到三,星球大战从一看到六,不是只有性才能抵御恐惧和寂寞,我们的灵魂注定是要孤单的,别用肉体去欺骗自己。

2012-03-10

学外语 (25/30)

花了很多时间和日本人聊天,谈学中文和日文的话题,不能否认的是中文和日文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差异也是巨大的。日语里的“主-宾-谓”句式就够我消化一阵子的。

比较有趣的是,日本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学英语的方式和中国几乎完全一样,读和写为主,很少说。真是东亚一家人。

学语言,其实最难的还不是那些语法和单词,文化背景才是最基础的。就算是语言流利,对语言所在的国家的人文背景完全没有概念,结果就是见到外国人也不知道说什么。而相反,假如外语不流利,但对人家的文化了解很多,其实也能聊得很欢乐。

2012-03-08

iPad New (24/30)

这大概是Jobs病重后的第二次产品发布会了,上次发布了4s,这次是"New" iPad,多少是有点失望了。Twitter上转了个笑话,说下一代iPhone就叫"Phone"。

不知道tim cook怎么想的,好歹起个名字吧,就这么丢出来了,人们谈论起来都会混淆,到底说的是哪个版本。

走几年辉煌之后,市值接近5000亿,按说apple也该到瓶颈了吧。只是好奇,下一个巨人是谁呢?Facebook吗?

2012-03-07

揪心的45分钟 (23/30)


米兰几乎重演里亚索和伊斯坦布尔的悲剧,就差那一下。

这是无数个揪心的时刻里最令我绝望的一次,当半场被打进3球以后,我是真的觉得我们就要被翻盘了,没有指望。阿森纳像个有经验的猎人围着猎物转悠,好像致命的一枪随时都会响起。

直到阿比亚蒂按住范佩西那脚补射,那一刻我站在电视机前就要心脏停跳了!

米兰耻辱般的晋级了,或者像穆里尼奥说的那样,“最美丽的失败”,四年来首次进入欧冠八强。这场比赛要感谢梅克斯、范博梅尔、阿比亚蒂一直沉稳的防守,还有最后半小时控制着中场的阿奎拉尼。

心脏不好或血压高的球迷,真是不能看这下半场,太TMD揪心。

2012-03-06

下一任队长 (22/30)


席尔瓦来米兰的时候,不如舍甫琴科或卡卡更显眼,他甚至因为非欧盟身份的问题随队训练半年没有比赛。这是个古怪的开头,不熟悉他的米兰球迷甚至以为这是个定位于替补的球员,即便开始打正式比赛,他也在马队和内少的阴影下。但后来席尔瓦坦诚的说,和马队在一起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马队这样的老资格后卫一定有些手艺一样的小窍门和小秘诀可以传授,有的人天赋在,没机会和这个级别的老前辈学习,自然错过了成长的机会,但席尔瓦很幸运,他可以从马尔蒂尼和内斯塔这样级别的后卫那里学如何站位、补位、卡位、上抢。他正向世界第一中卫的路上前进,米兰不知道还能否留住他,只希望他能记住在米兰首次打上主力的时候说的,在米兰终老,像马尔蒂尼一样,让33号球衣在圣西罗退役。

明天凌晨在酋长球场,席尔瓦将带领米兰新一代防线,解决上一代米兰后卫没能解决的临时短路的毛病,避免拉科鲁尼亚式惨剧的重演。祝米兰好运,祝下一任队长好运。

2012-03-05

sorry brother (21/30)


关于处死受伤的小伙子的事情,Rick召集了全体会议,除去Carl以外的所有成年人,刚好是十二个,编剧真是苦心安排啊。十二个人,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有人说和陪审团的人数一样绝对不是巧合,这一集把关于人性和文明的话题彻底推上了高潮,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以前所适用的那些道德准则已经没法保留,甚至是一些法律都已经荡然无存,多少人会认同那个被美国社会奉为神明的基本准则:只要没有证明有罪的,就是无罪。

Dale是这个逃亡小组的真正道德标杆,他苦苦相劝,他是十二人陪审团里唯一坚定的投票“无罪”的人,他试图唤醒人们心中的文明,但坦白的说,这个时候,那些道德底线已经失守。这个受伤的人一旦被释放,他就有可能带着毫无好意的三十个人来抢夺资源,杀死男人,奸淫女人。审判的一个准则reasonable doubt在这个情况下必须反着用,如果这个人有合理的理由回来犯罪,那么现在就要处决他。

我们能对这个可怜的孩子说的,仅仅是sorry brother。


后裔 (20/30)


The Descendants就是这样的电影,表面上它讲了一个家庭的故事,妈妈因为意外事故陷入永久性的昏迷,按照她的遗愿撤掉了辅助生命系统,几天后她就要死去,这个时候大女儿告诉爸爸,其实妈妈一直都有外遇,全家人不得不在这几天里面对这个问题。

但实际上不止如此,这电影好像一部寓言,借着这个典型的故事,它不需要讲大道理,就可以让你陷入思考。总体来说,它只是告诉你,生活里你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不可预知的不快或不幸,会让你委屈的抱怨为什么自己一直做好事却会碰上坏事,会让你质疑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以来一直坚持的原则,但这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你也没有必要逃避,或用酒精、毒品去帮助自己忘记,无论是面对什么,能有一个拥抱的态度,才是最应该做的。

电影里有一个场景,让我很动容,matt告诉女儿,自己要去找那个和自己老婆有奸情的家伙,他只是觉得这个男人有理由知道自己老婆的情况,并有权利和她说再见。女儿的男友告诉他,要好好揍那个男人一顿。岳父觉得他自己做的不够好,配不上这么好的老婆。matt什么都没有说,他不辩解,不争论,尽管作为律师这才是他最擅长的。这个男人不是窝囊,我觉得也不是他在隐忍,他只是选择了一种沉默的方式去接受,去拥抱他自己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用咒骂或拳头才能宣泄自己。

我非常喜欢最后那个场景,matt和两个女儿依偎在沙发上,吃着冰激淋,看着电视。这个最简单的场景,基本上准确的击中了我心底最脆弱的那个地方,一下子激起了我对生活的热爱,这不就是一部好电影应该能做到的吗?

谁会不爱George Clooney呢?

2012-03-03

龙纹身的女孩 (19/30)


David Fincher正处在他最好的阶段,自从02年到07年之间长达五年的空档期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保持了极高的水准,而且产量也比十年前提高不少,近五年就看到四部题材各异的作品。

翻拍自瑞典小说,并有瑞典版电影在前的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其实和前一部作品The Social Network题材相差很多,可却不知道什么地方似曾相识。大概是那些凌厉的剪辑、运动中的镜头、紧迫感很强的配乐,透着芬奇同学特有的不安感,将近两小时四十分钟的篇幅,看起来却没什么感觉,而实际上开枪很少,动作戏分也很少,芬奇对观众情绪的操控已是炉火纯青。

而且,这个家伙的电影怎么可以精致到这个地步?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无懈可击,我经常会定格或回放,看那些漂亮的空镜头,节奏极佳的正反打。就类型片的领域,可以和芬奇媲美应该也只有诺兰了。

一定要说遗憾就是故事依旧发生在瑞典,可语言是英语, 感觉很怪,改编的人要是能换个故事背景就更棒了。

追赶者 (18/30)

平板世界的竞争到了2012年,真的会白热化,大概是因为2011年的一些变化,导致平板电脑的战争不再是IT界的局部战争,芯片壁垒的打破,指令集已经不再是问题,移动网络的质量日益提高,是不是要把平板电脑算成PC已经开始争论。这些争论没有实际意义,无非影响某些统计数字而已,用户不关心这个,本来要买台式机上网的用户选择了平板电脑,本来要用笔记本写文章的记者改用平板电脑,这些事情都注定了以为台式机和笔记本是单独一个战场的巨头们,该转变思维了。

微软毫不犹豫的在年初就抛出了WINDOWS 8的预览版,而且承诺下半年就会上市销售。这个版本的WINDOWS野心太大,明显是冲着平板电脑去的,微软没有苹果的创新思维,只能照猫画虎。不知道如何改动原有的视窗结构,大概也是怕伤及原有的生态系统,搞了一个“一国两制”式的模式,METRO UI是一套,传统WINDOWS是一套,而且互不干扰,各自独立。

你可以在传统视窗系统里安装或卸载软件,在METRO UI里安装或卸载应用,App和Software并存。可以同时装QQ的软件和应用,真是个奇怪的感受。因为只装了笔记本上,不知道平板上的windows8是不是也一样的双轨制。

得承认METRO UI还是很亮眼的,色块的视觉冲击力很强,可是每一个操作都透着微软作为一个追赶者的焦躁,希望3月7日iPad3发布的时候,微软还能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千万别刚要追上一步,马上被甩下三步。

2012-03-02

baby is coming...... (17/30)

今天是第23周的开始,也是第二次做B超的日子,应该算是40周妊娠的一个里程碑,理论上讲,到这一周胎儿的所有零部件就全都有了,只是还不是很完善。之前的22个星期是伟大的,短短的时间里从一个单细胞发育成如此健全的一个胎儿,接下来的18个星期,胎儿会完善各个器官的发育,为分娩做好准备。

去医院之前,仔细想了想,没什么特别感受,不觉得紧张,要么是太有信心,要么就是太没良心。于是就这么出发了。医院的人不算太多,毕竟是预约的号,真正的检查时间更短,不到15分钟,医生就把小孩子从头到脚检查完,或者说是先进的设备检查的,老婆大人溜溜达达出来,很快取了结果,完全正常,正在茁壮成长。我们的心就更平稳了。

从我们的心理上讲,这一天算不得什么大事,从孕妇的生理感受上讲,这一周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从生物学的角度说,23周的确是个新的开始了。老婆马上就会感受到更强烈的更有规律的胎动,我们对胎心的检测也就要制度化,作为一个里程碑的日子,我觉得还是得废话几句,记下来。多少年后,回来看估计会很有意思,假如google还没倒闭的话。

2012-02-29

公开课 (16/30)

公开课这件事,其实已经有些年头了,我自己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但从未认真的看完某一个课目。

说实话,这是件很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在你三十多岁的时候,已经离开大学十年多的时候,发现自己曾经花费四年光阴和大笔学费的大学是个笑话。仅仅看过一节斯坦福大学的编程选修课,要知道这节课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我就可以直接宣告大学那二十几个课时的C语言编程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我们从国外引进了知识,不论是编程还是数学,却被不知道什么人自作主张修改了教学方法,甚至彻底打乱了构建一套知识体系的科学方法,彻底变成了华而不实的应试教育。多少人抱怨数学,抱怨编程,可看看斯坦福是怎么教普通人写程序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从中得到乐趣,并同时学会东西。

这的确是个尴尬的事情,甚至我一直不敢认认真真的看完某个课程的全部视频,我会无比后悔十几年前,我把最美好的四年花费在怎样无聊的课程上。

不过,是时候好好看看了,挑上一个课程,从头到尾学一遍,算是一种充电,对自己的一点点挽救吧。

奥斯卡 (15/30)


喜欢上一个东西往往源自一次美好的体验,如果这样的体验反复的出现,你可能就会多了一样爱好。电影就是如此,不是每部电影都美好,也不是每次观看都愉悦,但经历过不少欢乐、悲伤、震撼之后,那些美妙的时刻串起来,就会明白电影有多么伟大。

奥斯卡每次都很擅长此事,把那些勾起人们美好回忆的画面剪辑起来放,演员、导演和主持人不停的在几个小时里回忆自己美妙的观影体验,我就非常中这个毒,看着看着就激动起来,恨不得明天就把画面上那些电影再看一遍。《教父》、《雨人》、《现代启示录》、《肖申克的救赎》,听那些经典的台词,重温所有激动人心的桥段。

电影在进步,无时无刻不能体会到,主持人今天也提到了,现在在手机上都能看电影,我们最原始的那种观影体验已经很难再现了。廉价和快捷成为观影方式的主要标准,连IMAX都数字了,奥斯卡是工业产物,所以也在不遗余力的推广新技术,3D就是一个新潮流。尽管专业协会还在尽力将年度最佳颁给胶片摄影,可奥斯卡已经拼命的在表彰3D摄影技术了。当然,好笑的是最佳影片却颁给了最复古的默片The Artist。

奥斯卡颇有人情味的片段,还是缅怀前一年离世的行业同仁,其中还有Steve Jobs,配以熟悉的画外音: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2012-02-27

生活本来很简单 (14/30)

这两天花了不少时间收拾厨房,结果小小九平方米的地方居然有那么多东西,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虽然远谈不上是个收集癖,但没用的东西,或很久也用不了一次的东西,多到让我厌恶。

忽然想起来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一个人只有十三样东西,还有几年前那部电影up in the air里乔治克鲁尼讲,人生的背包理论。这些东西就一下子串了起来,生活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本来应该简单一些。想要的东西太多,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变复杂。

今天的人们生活是富有了很多,也许还是很多人在抱怨,但看看他们抱怨的理由,就知道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结婚的人在抱怨订不到星级酒店的酒席,抱怨婚车的档次,抱怨礼服的材质,抱怨吉日的选择,抱怨红包的大小,东方的礼节要,西方的礼节也要,只要是能得好处的,想尽办法也得弄到手。生孩子的也一样,各种理由,各种不满,请月嫂难,订好病房难,选生产的日子也难。

可是,生活本来不应该这样,本来就该简单点。我把厨房里很少使用或完全不用的东西整理出来,该送人的可以送人,实在没用的就要扔掉。要花点时间,好好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日子过简单点,好像越老越爱反思了。

2012-02-26

疯狂之后 (13/30)


Like Crazy是部很讨巧的电影。在模糊了时间概念以后,电影讲述一对儿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从邂逅到被迫分开,想尽办法重聚而不得,最后终于能走到一起。基本上,开头的朦胧爱情,中间的现实煎熬,还有意味深长的结尾,我都喜欢。

拍两个人恋爱的时候,吻戏不多,床戏没有,一组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的各种睡姿剪辑显得格外温馨,轻描淡写的邂逅与热恋的故事很快就讲完了。导演弄了一个简单无比的理由把两个人用大西洋彻底分开,爱情和现实的对抗从此开始,下半身的控制力倒是次要,脑子里的变化才最可怕,将近1小时的时间里两位主人公不停的让观众猜测结局。导演没有想表达什么观点,不乐观也不悲观,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基本都表现了出来,有争吵,有猜疑,也有出轨,但每次让观众以为这对儿恋人就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总有些小细节又把他们联系起来,或者是一条短信,或者是手链,或者是口误喊错的名字。

我一直都认为导演会把两个人再捏合到一起,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相当聪明。最后淋浴的一场戏非常有韵味,两个人赤裸着却没有热辣的感觉,反而冷冷的一抱,几年前美好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到底是爱到尽头还是再续前缘,导演留给观众自己去想。

2011年好像冒出好几部类似的小清新爱情片,淡雅而有余味,配合另外几部炮友题材的热辣爱情片,算是丰富了爱情片市场的类型吧。

2012-02-25

猎头 (12/30)



北欧的电影真的是一年也看不到几部,非常稀罕。不过,质量很有保障,基本上流传出来的全是精品,『生人勿进』、『龙纹身的女孩』、『无影无踪』、『阁楼』都是很出色的作品,其中前两者已经被好莱坞忙不迭的翻拍。

『猎头』讲了一个蛮曲折的故事,人物不多,但关系还蛮复杂,所有角色被两条利益关系连接起来。当观众被一条线索牵着走了大半时间后,忽然路转峰回,真正的故事原来隐藏在不被人察觉的地方。

北欧的电影总是透着一份冷冰冰的味道,是我很欣赏的,可也说不清出是因为什么。应该和外景的风光、内景的装饰风格、镜头语言的简约等等都是有关的,所以看『生人勿进』的时候觉得特别合适,阴森冰冷的氛围很配吸血鬼的题材。像『猎头』这样的悬疑类电影,也很合拍,现代化的建筑配以笔挺的西装男,混凝土森林的肃杀感十足,就算是床戏也拍得让人觉得毫无火热感。

说来也怪,之前来家里住过两周的芬兰女孩也是一样,给人的感觉也是这个样子。真的应该去北欧转一圈,好好体验一下。人迹罕至的北欧小镇,不知道会隐藏多少吸血鬼呢。

南国 (11/30)


Southland的第四季保持了以往的低调,很奇怪TNT会一直这么坚持,收视平平,奖项也不沾边。可惜这是一部很棒的剧集,有技术,有诚意,现实感很强。

不像其他剧集里的LAPD那么神通广大,在Southland里警察会嗑药,会酗酒,不敢出柜,会意外怀孕,老婆会有外遇,拍档会被人在街头打死...... 任何倒霉事都可能碰到。不是每一个违法行为都要掏出手铐,有时候也有人情,部门还会钓鱼考查巡警的工作,这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处都是摄像头,LAPD的警察们被这些镜头审视,甚至有些缩手缩脚。这就是Southland一直以来讲述的故事,普通的LAPD巡警和侦探。

这讲的也是普通人的生活,有幸福就会有烦恼,毕竟警察也是普通人。我很欣赏Southland的制作者,能尽可能的处于一个中立的视角,表现这些警察角色的普通人一面,发现他们也会胆怯,会彷徨,会鲁莽,会犯错,就是观众们一样。就像刘玉玲在里边说的,The guy needed a break,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

2012-02-24

再现梦露 (10/30)


My Week with Marilyn的故事有些俗套,小男生迷恋上成熟女人,这类情节生活中很多,电影里也不少。The Reader和Malena都走这条路线,MWWM比较特别的一点是那个女人是梦露,而关于性幻想和性冲动描述的很少,导演更多着眼于男孩对电影本身的迷恋。

按说这类电影也就是个及格水平,但Michelle Williams的表演真的拔高了整部电影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外型和梦露差别还是较大的女演员,能如此活灵活现的重现女神级别的梦露,实属年度最佳。

抛开和肯尼迪兄弟的所谓私情不说,就电影圈内的表现,梦露是不可不提的一段历史,我看过的梦露电影只有两三部,印象最深的还是Some Like It Hot,这个女人看起来走性感路线的,其实除了那些带有强烈50年代色彩的搔首弄姿外,她楚楚可怜的样子更有杀伤力。在My Week with Marilyn里别的看不看无所谓,就Michelle对梦露的忠实还原,也就值回票价了。

2012-02-23

提心吊胆的日子又要到了 (9/30)

差不多每一年都有那么几天,都让我提心吊胆,不过换个角度讲,如果还轮到我提心吊胆,说明米兰这个赛季还是可以的。

去年是德比前的几天,米兰领先的十几个积分,变成了两个积分,貌似连战连胜的表妹就要靠一场德比完成逆转。我正正经经的担心了一个星期,结果帕托开场两分钟就让我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

今年的担心始于本周一,米兰保持一分积分领先,但多赛一场。如果周六主场击败尤文,我们就完全反超尤文,如果输掉,和联赛冠军说再见了。

按理说我已经过了那个年纪,看米兰起起伏伏这么多年,该有点闲看云起云落的淡然才对。但我得承认,我还是功利的,卫冕联赛冠军是今年的一个愿望,也许是唯一的愿望。当人自己过得不如意的时候,总是会寄托点希望在别的地方,比如你最喜欢的球队。

还有三天,我希望这个周末会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2012-02-21

中日友好 (8/30)

我家的日本外宾小达,今晚没有回来吃饭,和另外两个一起来中国学中文的日本学生一起吃麦当劳。结果,显然是没吃饱,晚上泡面吃。

日本人做的泡面盒子相当精致,还有一个滤水的装置,小达非常仔细的倒入700ml热水,等4分钟,掀开盖滤去水,导入佐料搅拌。好吃不好吃不知道,日本人做的东西太精致了。

借着他大吃特吃的时候,和他聊了几句,还谈到了那段历史。他说高中和大学都读到了关于二战的历史书,他相信日本人在战争中对中国人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他也了解南京大屠杀。而且他知道日本的一些政客反对将这段历史放进教科书,他觉得这是不对的,他认为应该了解历史并反思,现在和中国人做朋友。

总结一下规律,这些能来到中国学汉语的外国人,基本都有个大概的世界大同的世界观,他们尊重历史,有自己的思考,不盲从别人或书本。这些人愿意靠自己的观察去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人,用自己的结论去归纳中国。我只是有一个疑问,他们在北京的几个星期里接触到的人,能代表多少中国呢?

walking, walking (7/30)

The Walking Dead的故事很简单,一群人为了一个最简单的目标走到一起,那个目标就是活下去。

什么僵尸,什么人类灾难,全是噱头,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周围,发生在每一天,从我们学会思考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今天还在继续。这一小群人一开始以为自己是有一个共同目标的,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以为相互可以帮助扶持。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真的可以做到,礼让,互相掩护,共同进退。但资源是有限的,当有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开始有分歧的时候,气氛就不那么简单了。越是稀有的资源,越是令人难以放手,各种性格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不仅仅如此,每个人随着时间的变化,心态也会不同,到底道德的标准是什么,也许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变化。早一阵子,Rick也许在酒吧这样的情况下不会这样毫不犹豫的拔枪开枪,他也许更偏向和平一点的办法解决危机。但今天不一样,他知道自己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做点什么。

Lori的一句话点醒了Rick,你为了维护自己拥有的东西,就杀掉其他活着的人?

Rick自己明白,他和Shane的区别可能越来越小了,而也是时候为此做个了断了。

2012-02-20

日本人来了 (6/30)

这是我家接待的第七个外宾,来自日本的十九岁男孩,还没有搞明白他的名字用中文怎么写。

才接触了几个小时,很难现在就总结出来什么,但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有趣的。他学了半个月中文,我反复确认此事,他坚持说半个月,half month,可是他说的相当不错。基本可以靠中文+英文单词和我们沟通,very impressive。

我们聊了一点中日间的事情,不含历史,他表示对中国政府的担忧,原因是和北朝鲜走得很近,而北朝鲜很可怕。这个理论有点新颖。除此以外,他在日本看过新闻,关于中国人在街上不敢帮助摔倒的老人,他表示很困扰。希望他不要在中国惹上什么乱子。

他很好奇我们对日本的了解,这点肯定超越他的想像了,不过一些文化现象是很奇怪的,也是好玩的。他了解木村拓哉,大概中日都很有名。苍井空他知道一点,他说这样的演员在日本不怎么报道,因为有限制。他知道黑泽明,不知道小津安二郎,更不知道岩井俊二,我没敢问是枝裕和。他知道鸟山明,但不知道车田正美。对于村上春树,他则完全不认识。

看起来,要么是某些日本人只是国外吃香,要么就是日本90后也完蛋了。

天,居然日本人不知道小津安二郎。

2012-02-19

Luck (5/30)


HBO找来了Michael Mann当首集导演,Dustin Hoffman做主演,这部Luck从基础上讲就不比Boardwalk Empire差。

围绕着赛马,没想到美国人也有如此完整的一套体系,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有驯马师、专门为赛马服务的兽医,赌马的人,管理马场的人,骑师......各类人等齐全,看似不那么流行的一项活动,每年也能制造大量利润,更别说带来的就业机会了。从这一点来看,老美的确有强大的理由。

很多年没怎么看到Dustin Hoffman有重要作品了,我还是蛮喜欢这个老头的,演戏很投入,就是年纪大了,产量下来了,质量还算有保障。这剧里居然还有Nick Nolte,阵容够强大。

2012-02-18

Linsanity (4/30)

我好像从来没有单独写过一篇blog谈到篮球,哪怕是篮球电影。貌似这方面乏善可陈,但今天是个例外。

Linsanity,这是个美国人造的新词,给一个ABC,林书豪。熟悉美国的体育评论员都认可,这是美国体育史上最大的“一夜成名”案例,从未有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这个高度,也许要感谢Twitter和Facebook,但不可抹杀林书豪的成功。

体坛周报在尼克斯获得7连胜以后花费9个版单独报道林书豪,主编都慨叹除了姚明还没有谁这样的被报道过。也许姚明是因为民族自豪感才被如此关注,但林书豪绝对是个“现象”。就连我这样从来不看体坛周报篮球版的人都看完了这9个版的特别报道。

只是从未看过比赛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实际情况,仅仅读报纸看网页,林书豪已经吹捧到天了,很流川枫的样子。期待着电视上看一场直播。

2012-02-16

一周,也许一赛季 (3/30)

米兰几轮表现不佳,输球+平局,落后尤文图斯1分,还多赛1场,伤停阵容几乎组成一支夺冠级别的球队,地狱般的二月赛程才开始一半,米兰却好像就要输掉三条战线了。

可这是足球,不管看了多少年球,对此有多少心理准备,都是不够的。周末客场对乌迪内斯,上半场被本赛季主场10胜1平的主队完全压制,0:1落后,主力中锋伊布停赛,米兰已入绝境,输掉这一场,就会多赛两场而落后尤文一分,冠军彻底无望。

阿莱格里派上第三名前锋,誓死一搏,这是他对这个赛季的一赌(让我想起02年特里姆那场4:2的米兰德比)。结果幸运女神眷顾我红黑军团。

马克西上场一传一射,米兰逆转意甲最佳主队乌迪内斯。三天之后的今天凌晨,意甲补赛,尤文图斯意外战平帕尔马,少赛一场,落后米兰一分,意甲冠军的悬念重新回来。几小时后,米兰在圣西罗四球血洗阿森纳,基本拿到八强入场券。

几个月后赛季结束的时候,也许阿莱格里会好好的回想一下这四天发生了什么。

2012-02-15

回归本真 (2/30)


84年的奥斯卡历史上,只有第一年才有默片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而那已经是默片最后的辉煌了。从那一年到今天,八十多年过去,电影从默片迈入有声片,从黑白到彩色,CGI技术,动作捕捉,3D技术,电影也早就走出了电影院,先是电视,接着是光碟,DVD,蓝光,流媒体,现在甚至在手机上就能看清晰度高达1080P的电影。

可是就在传说中的人类的最后一年,好莱坞捧出了这么一部返璞归真的电影,严格的考究20年代默片拍摄方法的人也许会说这部The Artist并没有那么严谨,但你没法否认其中喷薄欲出的才华和诚意。没有色彩,没有对白,配乐简单,时间也勉勉强强超过90分钟,故事情节更是非常单一,但这是一部讲电影的电影,把镜头对准的是电影的源头,电影的第一次繁荣。

假如我们真的没法活过12月21日,假如两个星期后奥斯卡如愿颁给The Artist,那可能真的是好莱坞人给奥斯卡画上的最有意义的一个句号,一切都回到本源。我们今天的生活太浮躁太匆忙了,电影很多时候也变了味道,不知道什么原因,大西洋两岸本来互相看不对眼的戛纳和奥斯卡都争相恐后的吹捧The Artist,我们知道电影也许永远都不能洗尽铅华回到那个单纯的时代,但这一刻,所有电影人和热爱电影的人都愿意沉浸于这份纯真中。

2012-02-14

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新的开始”,类似的想法无数次冒出来,想干很多事情,或者憧憬着完成很多‘伟业’,但总会疲于奔命,或就干脆‘拖延症’了。最近老看到一些时间管理的微博和文章,边看边自责,觉得越是年纪大了,越是在浪费生命。不一定非要挣多少钱,搞到什么职位,重要的是自己感觉不到充实。

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从网上看到一个方法,简单说就是制定短期目标,哪怕是非常简单的那种,坚持完成。然后再来个难度大一些的,再去完成它,久而久之,能做很多事情。貌似很像训练动物,或者说训练军队,先简单再复杂,把习惯养成,能接下去做点更复杂的。

所以我需要确定两件事:第一,做什么来当第一个目标,第二,做多久算短期目标。

从早上想到晚上,我不觉得自己现在有毅力来完成什么正经事,索性来点不痛不痒的:坚持写30天blog。近一年因为twitter和微博的火爆,碎片式信息呈大爆炸状,每天的轰炸铺天盖地,但仔细想想重复率和含金量都不尽如人意,每天读微博写微博,其实并不会带来什么有养分的内容,反而因为只言片语造成不少错误知识的传播。因此,从我做起,坚持写30天blog,扯什么事情都可以,反正要写三十天。

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从今天开始,一直到3月15日,一共30天,每天一篇。

2012-02-08

好医生和好人

House的编剧不厌其烦的每隔一阵子就把House的性格弱点拿出来抖露一遍,为了把这位人人“憎恶”的“坏医生”批判到位,还每次都把那一集拍得格外上档次。S08E11就是这样一集,同样,这也是每一季House都会拍出三到四集比较出位的之一,正是这些集的存在,才把House拔高了一个档次。

看了八季House,关于好人还是好医生的争论不知道有多少,也许有的人都已经厌倦了。但我不会。

这样的争论在剧集中被编剧放到了更极端的情境中,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无数次被置之于不同的场景里,被迫做出选择,要当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好医生(或好工程师、好公务员、好......)。职业决定总是难以避免和道德标尺发生摩擦,普通人会忽左忽右,会妥协,会权衡,但天才不会。Chase也许心中就有怒火,但他不能否认,House是个天才,他会在一片混乱中,在多个经验丰富的好医生不知所措的时候,冷静的从事实中找出规律,做出诊断。

就像小说里的Sherlock Holmes,或现实中的Steve Jobs,他们不会让步,不会向权威低头,他们坚信自己的判断,哪怕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不管看多少集House,我都慨叹,自己如何才能像他一样fight the power,摒弃一切旧观念,可惜这是件太难的事情。不管Wilson或Foreman怎么辩驳,我们不得不承认,要么当好人,要么当好医生,无法两全。

因为呢,Everybody lies。

2012-01-31

锅匠 裁缝 士兵 间谍


当我看到TTSS(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的演员阵容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电影绝对不会令我失望,纯粹英伦风的电影不管正还是谐,都透着那份皇家的范儿,气质和才华不输欧洲大陆,更高于北美。

开场的几个介绍the circus的场景,脸熟得不行的主角们和配角们就齐齐登场,我常常慨叹,是不是英伦三岛太小,每次有大作品,不论商业还是艺术,大众还是小众,总是这一拨人马。看完所有人物以后,我没料到第一主角是不起眼的Gary Oldman,从90年代中期开始看他的电影,一直都喜欢他,眼看着老了老了,更是拍什么都出彩。

看某影评人介绍,最近这些年拍历史题材电影的电影人,不仅仅满足于美工和服装层面的复古,拍摄手法和剪辑方式也尽量靠近故事所属的年份。这部TTSS讲的是冷战时期的谍战,自然从布景上就一副冷冰冰的肃杀味道,恰恰就是这个调子,我就喜欢的不可自己,先看了一遍假高清的版本,看到一半不忍心再看,等了一周拿到720P的版本,重新再看一遍,每一个镜头都仔细看过,太棒了。

间谍电影一定要避免脸谱化,不能把间谍塑造的要么特别像自己人,要么就太像间谍,一定是每个人都一副poker face,谁都不信的德行,这才叫the circus的职业水准。能混进英国情报机构的顶级情报圈,不是一般人,这样的人一定不是简单的投敌或收买。TTSS这点做的很好,而且推理不是最重要的,这不是挑战智商的电影,一定要还原那份冷战的感觉,不安定,内心的恐惧,对未来战争的恐惧,对假象敌人的恐惧。从这个标准来说,TTSS是近五年里最好的一部冷战间谍片。

我只是觉得,当老control给内鬼起绰号的时候,这个电影的名字岂不是已经剧透了。小小的瑕疵一个。

2012-01-08

2011,我的TOP10


Never Let Me Go (2010) by Mark Romanek



Inside Job (2010) by Charles Ferguson



Black Swan (2010) by Darren Aronofsky



Tropa de Elite 2 (2010) by José Padilha



The King’s Speech (2010) by Tom Hooper



True Grit (2010) by Coen Brothers



Another Year (2010) by Mike Leigh



Moneyball (2011) by Bennett Miller



Drive (2011) by Nicolas Winding Refn



The Ides of March (2011) by George Clo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