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1

子弹永远不说谎



我尽力而为,
每一个和此案相关的人,
每一个从此案中获利的人,
每一个盯着我的人,
我都会杀掉。
 
这是creasy在得知pita死讯后对lisa的承诺,他记得好友rayburn和他说的话,"子弹永远讲真话,永远不撒谎",他决定不回美国,留在墨西哥让杀死pita的所有相关人等付出代价。他是退役的CIA特工,他是NOC,他为美国政府做那些dirty job,他是真正的专家。Rayburn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一领域的艺术家,比如美食,这依赖于这个人在这一领域有多么出色,而creasy是死亡的艺术家,他正在完成他生命中的伟大作品。
 
他把gonzales的手指一个一个的割掉,只是为了确定他确实再没有隐藏什么,然后冷冰冰的一枪打穿gonzales的脑袋;他在绑匪看管人质的据点绑住三个看管人,一枪打死一个,还活着的则有机会再多活一小会,'她死的时候你和她说再见了吗?',他举着pita的照片问看管人,'现在和她说再见',他打死看管人然后一把火烧光据点;为了带走fuente他杀掉了所有的警卫,然后把雷管放进fuente的直肠,给他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交代内幕,最后毫不留情的用C-4将他炸成碎片。
 
艺术家最后的作品一定是惊世骇俗的,creasy也不例外,他知道pita还活着的时候愿意付出一切作为交换,包括他自己的生命。他坐进 'the voice'的车时候回头看了一眼,他看到了pita,那个像天使一样把他从恶梦般的回忆中拯救出来的小女孩,她安全的回到妈妈的车里,而creasy也完成他最后的任务。
 
Tony Scott用他极具特色的运镜和快切,留给我一个超炫的动作大片,其实严格意义上说也不是那种很俗套的复仇题材大片,因为改编自很出名的小说,电影剧本也被精心雕琢过,电影还是相当有味道的,隐隐约约带点颓废的味道,开始的1个小时篇幅被用作描写creasy的心路历程,节奏掌握的很恰到好处,不会拖沓也不会肤浅,后边1个半小时的复仇戏更是有点回到Tony Scott巅峰的感觉,快速的剪切和晃动的镜头不仅仅是带来拉丁风情,还造成很紧张的气氛,枪战和爆炸都是导演的强项,自然也不会失手。
 
丹泽尔·华盛顿在获得奥斯卡影帝后有点漂,一直没有演出很好的电影,这部Man On Fire有点对他的路子,大量的心理戏都演绎得很见水准,经过一段时间的文艺片后,这种很重金属感觉的电影有助于肾上腺素的分泌,等了很久之后我决定把 2007年内的第一个8分电影给tony scott,令人尊敬的家伙。
 
 
Memorable Quotes:
 
Creasy: Forgiveness is between them and God. It's my job to arrange the meeting.
Rayburn: A man can be an artist... in anything, food, whatever. It depends on how good he is at it. Creasey's art is death. He's about to paint his masterpiece.

2007-01-16

GA获得金球奖的13个理由

1. GA在2006年2月5日创造了3800万观众的收视纪录,这个数字仅次于Friends最后一集。
2. GA讲述的是五个从医学院毕业的实习医生在Seattle Grace Hospital实习的故事,他们需要在这里度过7年的炼狱式实习,经历若干次残酷的末尾淘汰,击败从斯坦福、哈佛这样的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同事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住院医生。但是在这样的压力下(要知道他们的一个轮班是16个小时,甚至长达48小时),他们仍然享受生活,享受工作的乐趣,我很喜欢感受这样的轻松。
3. GA的实习医生们就和我们都经历过的校园到工作岗位的转变一样,曾经的理想在经历现实的考验的时候是否还能依旧?或许我们中的一些人,或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放弃了,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欣赏那些还在坚守的人们,他们是我的偶像。
4. 整套剧集就像一次美国流行乐的大展示,Hip-hop,Jazz,Trance,Rock还有R&B等等各种各样好听的音乐汇集其中,以致于GA的原声大碟受到几乎比剧集更大的追捧。
5. 编剧通过剧集帮助人们整理关于生活或关于工作的各种哲学,那种存在于普通人之间,口口相传的哲学,你也许不知道,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等他们说出来的时候你可能发现你就是那么做的。
6. 美国人从来不缺乏的幽默感自然渗透到每个场景,外科医生们的搞笑从来都是一本正经的,可是看的人早就前仰后合了。
7. 网络上有人评选美剧中单个episode的经典时,会把超级碗决赛后的那两集排在前三名,我也很钟爱那两集,他们完全不输昆汀•塔兰迪诺拍摄的CSI第五季大结局。
8. GA在外科临床医学方面的专业性也不容置疑,剧集里所有的病例都是取材于真实病例,包括普通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所以这个剧集在真正的外科医生中也很有声望,特别是实习外科医生。
9. GA本来不是ABC的期望执着,原本就是一个小小的试验品,所以第一季只有区区的9集,可是一个Mid-Season的丑小鸭只用了1年就成长为ABC的第一剧集,将大名鼎鼎的LOST和DH挑落马下。
10. GA里边的女演员大部分都很hot,制片人说这要归功于按照每个人身材特点特别裁减的服装。
11. 根据GA里外科主任的说法,最顶尖的主治医生的一双手一年能为医院盈利200万美元,天晓得这些家伙能挣多少钱,难怪外科医生是女孩们最希望嫁的职业。
12. 导演把外科手术拍得很美,不像Nip/Tuck那么血腥,在好听的背景音乐下,看Burke的手在患者的伤口舞动的时候,感觉真的很有艺术感。
13. 艾美奖已经颁给了‘24小时’。

2007-01-10

爱在霍乱蔓延时


女朋友办公的大厦对面新开了一座影院,万达国际影城,早就想去试试水,一直没有好片子,于是等到今天这个周二去看《面纱》。事实上看电影前就知道IMDB给《面纱》的评分不高,所以让我提前有点泄气,可是考虑到norton和watts的演技我还是愿意去体验一把,重要的是为即将到来的《皇家赌场》选一处落脚点。

 

下班后出发坐地铁到大望路,然后我们先去SOHO现代城一层的韩国烤肉店吃晚饭,那里的烤肉相当地道,至少比服务员们嘴里乱七八糟的所谓韩语正点很多。等我们酒足饭饱走出烤肉店的时候已经20点40了,还有30分钟电影开演,我们马上开始向影院进发。这个万达国际影城就在新落成的写字楼群万达广场,正对长安街,交通很好,以后是我看电影的好去处。来到影城所在的三层,我们先去一个游戏厅转了一圈,里面的项目很热闹但是都不是我的type,只认识sega的牌子。然后我去考察了一下很有特点的开放式卫生间,完全没有门,我喜欢 :)

 

提前10分钟我们开始检票,由于《面纱》的目标观众群比较小,所以只有小厅播放,但是要感谢检票员,很通融的让我俩跑到最豪华的8号大厅去参观了一下,正在放黄金甲的结尾,感觉屏幕和音响效果都不错,至少比首都时代和新世纪要好很多,和华星的IMAX仍有差距。因此我决定月底来8号厅看《皇家赌场》。

 

可能由于万达院线是个年轻的小院线,所以放映前完全没有广告和预告片,直接进入正片,我几乎躺在舒服的大座椅里开始欣赏《面纱》。坦白的说这样100人规模的小厅更适合这样的文艺片,悠扬的钢琴配乐,端正的英式英语(其实watts的英国口音学得还不到家),安静的环境,舒舒服服差不多都要睡着了。我在120分钟的时间里先后五次检查身边女友的眼皮是否合上了,还好,我们都等到了尚雯捷可爱的法语童谣。整部电影还不算让我太失望,至少两位主演和几位配角的发挥是正常的,外景也好,只是剧本和导演稍显稚嫩,编剧对于人性的挖掘根本不够,导演则基本停留在讲好故事的水平上,流畅的把一个爱情故事说完,却不能感动我。没有韩国式的煽情,也没有法国式的浪漫,连美国人最擅长的床戏也拍的不够香艳。不过我替两位制片推荐一个适合拍摄此片的导演:Lasse Hallstrom,他能从干巴巴的剧情里挤出那种能滋润我们心灵的甘露,他知道怎么才能找到我们心底最脆弱的那一块。

 

很幸运的是有norton, watts, 黄秋生精彩的表演,可怜夏雨戏分太少了。

2007-01-05

不惑之惑


中年,对于男人来说是个很矛盾的阶段,因为那是一个人的巅峰,既接近最后的江郎才尽,又令最初的毛头小伙憧憬不已。这个中年对于那些成功人士来说,或是平民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你肯定或远或近的在你的中年找到最好的你,可是毫无疑问你达到巅峰的时候,也意味着你的下坡路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我更愿意看到其中更积极的部分,中年男人通常都是达到自己事业最好的时段,有经验也有精力在工作领域发挥出自己的能量,而因为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生活洗礼,中年男人又是最会生活的一类人群,懂得也有经济基础去享受生活,但是他们冷静甚至有点不那么通人情,以致于他们的感情生活几乎是空白。CSI里我最喜欢的角色Gil Grissom曾经和一个嫌疑犯一起分享中年之惑,那段独白我一直都很钟爱:很多中年人当自己的工作就是自己的生活,我们和别人接触的唯一时间,是我们戴上胶皮手套的时候,有一天醒来我们会发现,五十年了,我们好像从来没有真正的生活过,直到忽然我们得到一个机会,一个年轻而美丽的人出现了,一个我们在乎的人,她会给我们一个新的生活。但是我们要做出一个决定,对吗?因为我们要冒险失去我们一直所致力于的工作而去得到她,我做不到……

 

Grissom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因为他是全美国排名第二的犯罪实验室最资深的法证专家,全美国能利用昆虫进行法证鉴定的专家只有15个,他是其中之一,这不意味他能坐享其成,只能说明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工作。他的业余生活是听音乐,读书和坐过山车,有情调而不乏味,可是他可以用来维系感情生活的时间几乎没有,所以他说I couldn’t do it。尽管如此,却不能妨碍他成为我的偶像,我对于这样的角色一向很着迷,有涵养,有情调,不乏幽默感,专业领域颇有建树,这真的是人生享受。

 

马丁·斯科西斯曾经导演过一部《纯真年代》,改编自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了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丹尼尔·戴·刘易斯是那个站在两个女人之间痛苦抉择的男人,他娶了那个他应该娶的女人,然后心底默默念着那个他真正爱的女人。有的人说这样的男人太冷静,太分得清楚自己的感情,其实他已经不懂得什么是真爱了,可是我记得最后一个镜头,已经老去的纽兰痴痴的望着爱伦的窗口,那眼神已经说明白了一切,这不是年轻人‘You jump, I jump’式的冲动,也没有任何肉体之欢,两个人的爱默默的在心底藏了几十年,当他们有一天偷偷将其翻开的时候,那感动一如几十年前一样,我相信这就是刻骨铭心,这是成年男人的一种选择,他照顾到自己家族的名声,他照顾到那个渴望嫁给自己的女人,他能留给自己支配的也只有自己的一颗心,他偷偷的把爱伦藏在那里,一藏就是一生,他对爱伦说:你让我第一次历练了真实的人生,同时又要我继续过着虚伪的生活。

 

《纯真年代》不是那种能把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的爱情片,电影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心底的暖意,一种我们曾经想像过的纯真,而这样的纯真来自一个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纽约男人。纽兰似乎代表了很多中年男人,或者说是成年男人对于感情生活的选择。我今天看到了法国导演Claude Sautet在1992年的一部作品:A Heart in Winter《冬之心》,他也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男主角:斯蒂芬,一个和朋友马克希姆合伙开小提琴店的中年男人,他沉默寡言,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在工作室,他在小提琴制作工艺方面很有造诣,很多演奏家都找他来保养和维修乐器。他有自己的一个很小的生活圈,独自居住,有空了就和朋友一起看电影,喝酒聊天,平静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被打破。就像Grissom说的一样,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女人出现了,那是他合伙人马克希姆的未婚妻卡米拉,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和她开始慢慢熟悉,接着斯蒂芬和卡米拉几乎同时发现了两个人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不好说那是不是爱,但是斯蒂芬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马上站住,冷静的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他知道那是自己朋友的未婚妻,他也知道卡米拉和马克希姆在一起能有更好的生活,于是他及时的抽身出来。这是一个在我现在的年龄没法理解的举动,他甚至有点冷血了。

 

在被斯蒂芬拒绝后,卡米拉喝光了一整瓶酒,然后跑到餐厅大声的斥责了斯蒂芬,那个怯懦到不敢承认自己感情的男人,在餐厅里每个朋友都看到了斯蒂芬无助的样子,他不是没有感情,他也不是怯懦,他只是帮卡米拉选择了在他看来更好的生活。电影的结尾很平淡,所有的人又都回到了自己的轨道上,卡米拉依旧和马克希姆在一起,偶尔一天他们在咖啡馆相遇,简单的寒暄之后卡米拉和马克希姆向斯蒂芬告别离开,坐进汽车里的卡米拉回眸看了斯蒂芬一眼,真的要说艾玛妞·贝阿给卡米拉这个角色注入了灵魂,卡米拉最后看的那一眼里,有太多的感情,我马上就明白了这不过是另一个爱伦而已,她放弃了他却没有停止爱他。这个时候的斯蒂芬就呆呆的坐在咖啡馆里目送那个在自己心里轻轻划过的女人。导演适时的在这个时候结束了电影,这样我也避免看到雷同的结果,同时给我一点点希望,也许斯蒂芬能稍稍的放松自己,或者冒险去得到新的生活,可是他会吗?有多少中年男人会这样?我不相信很多。

2007-01-04

死囚漫步



有的美女适合二维平面,她们在杂志封面上,网页上会更容易受到追捧。还有一些美女在纸面上的表现永远不如她们在三维画面里,李娜英就是其中之一,我在网页和杂志上都看过她的报道,但是在电影里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可爱的相貌和酷酷的表情很舒服的在她的身上搭配着。她和姜东元的若干场对手戏都很有看头,两个人都尽力的拒他人于千里之外,冷冷的面对生活,而且都一心求死,用姜东元扮演的允秀的话来说就是”我讨厌生活中的每一分钟“,故事在这样的两个人之间开始了。

按说这个故事源自韩国的一本小说,可是从情节上讲我感觉和Tim Robbins的Dead Man Walking很相似,那部电影里苏珊·萨兰登和肖恩·潘奉献了很出彩的对手戏,也帮忙萨兰登拿到奥斯卡影后的荣誉,我也很喜欢电影的中文名字:死囚漫步,感觉很绝望很无奈。宋海成导演的这部《我们的幸福时光》也是类似的情节,讲了一个修女的侄女和一个即将行刑的死刑犯在行刑前一段时间里的交往,她们只有每周四的一次‘约会’,在不知多少次的会面中两颗孤寂的心开始慢慢靠近,当允秀不得不走上绞刑架的时候他发现他在即将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刚刚开始学会了爱,他说‘莫尼卡修女给我带来了一个天使’,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是‘友静,我爱你’。大玻璃窗的背后是已经泣不成声的友静,这个镜头是整部电影最让我难忘的,除此以外我也只记得李娜英可爱的样子了。

看宋海成的电影需要耐心,很大的耐心,他对于娓娓道来式的电影节奏相当痴迷,也令观众的耐心得以最大的考验。如果不是喜欢李娜英或是喜欢姜东元,我才不相信会有人喜欢他的电影,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还是相当养眼的一部电影,:)

2007-01-01

2007的期待

 

2006年的1月我记下了自己对2006的一些期待,我刚刚翻回去看了一下,那个时候我期待了德国世界杯,期待了新房子,期待了三部电影,结果在2007年的1月1号回头去看的时候发现生活真的是喜忧参半,有些期待实现那么美好,甚至有点喜出望外,而有一些则完全令我失望了。

 

令我欣喜的是德国世界杯,呵呵,四星意大利,我居然幻想了12年后又得到了一次点球决定世界冠军的命运,而这也就是历史上的第二次,天晓得巴乔那个时候在不在电视机旁,反正主裁判吹响120分钟比赛结束的哨音的时候我把电视关掉了,坚决不看点球,我从120分钟前就这样告诉自己,于是我傻呆呆的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机黑黑的屏幕,手里握着遥控器等待着最后的结果,邻居家的大呼小叫让我紧张到家了,鬼才知道是皮耶罗踢飞了还是维尔托德踢飞了,反正那惊叫代表着某人的不幸。很快短信不停得发过来,我在明确我们已经拿到第四颗星之后才重新打开电视,马上看到了皮尔洛的飞奔。天啊,我都不知道当时该怎么高兴才好了,似乎我的2006年就是因为哪一刻才存在的,我的2006年注定是四颗星的。

 

这一年的另一个欣喜来自我整个造价80万的房子终于投入使用了,这80万包括了贷款、利息、首付、装修、电器和家具,我赔上了我未来20年来得到自己的一套房子,准确的说是apartment,not house。自己坐在2米5长的沙发上看40寸的宽屏液晶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到无比的压力,眼前的一切其实都是我抵押了自己才换来的,我一下子成了银行的佃户,这样说来这个期待也算不上美好了。

 

最让我失望的其实是电影,我期待的《达芬奇密码》虽不算完全失败,但是没有达到Ron Howard的最好水平也是不争的事实;至于那么期待了六年之久的《碟中谍3》就更不靠谱了,先是上映被改期,接着就是那个伟大的电视剧导演搞砸了他自己的大银幕处女作,坚决反对此片进入MI的系列,希望派拉蒙下一次重新制作MI3;当然我期待的第三部电影Zodiac并没能如期在2006年上映,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在2007年继续期待它。

 

2007年我还有好多期待:马特·达蒙的‘波恩’系列最后一集《波恩的最后通牒》,还有所有70年代末出生的人们的童年回忆:《变形金刚》电影版,这两部电影已经等待了很久,2007我还要期待24小时的第六季,我还要期待我女朋友给我安排的转正(具体转正日期还不确定,呵呵,不过快签合同了,可惜工资没变:still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