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9

蓝调克鲁尼



现在越来越喜欢克鲁尼了,这个电视剧出身的老帅哥,居然这么怀旧,简直可以和王家卫相比了。拍了一部黑白的Good Night,Good Luck之后,他放弃了表达他的政治观点,拍了这么一部很不起眼的电影Leatherheads,奇怪的名字,难道翻译成“傻瓜”?

配合20年代的故事背景,克鲁尼全片的Jazz配乐都很精彩,胶片颜色也特意做成怀旧的黄色,连片头universal的logo都用了30年代以前的那个。恐怕就是因为太过怀旧吧,这部电影几乎没怎么被宣传,很难想象这是一部乔治克鲁尼电影。

30年代的美国电影看得很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It Happened One Night了,这么一比,发现克鲁尼还真有点30年代盖博那批演员的古典美。据说他为了导演此片还特意去观摩了很多30年代的电影,学习了一些技巧,在我看来已经很接近那个年代的风格了。看来越是没什么期望,甚至下载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导演的电影,才越有可能制造惊喜,克鲁尼现在是个非常靠谱的导演了。

2008-07-28

巴格达有爱



From Baghdad, With Love是我今年以来看的第一部小说,不知道算不算Non-fiction novel。如果没有这么真实的故事背景和素材,也许我也不会看这本书。

作者在书的开始花了很大篇幅介绍巴格达和费卢杰的情况,其实在书中的其他段落也有不少这样的背景描写。和我们通过新闻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伊拉克,这个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其实也是最像地狱的地方。所以作者自嘲说,假如死在伊拉克,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欣慰的,“你死在了距离天堂最近的GPS地理坐标上”。

书中谈到了军队纪律的总则1-A条款,不管它有多么的合理,其初衷是相当丑陋和冷血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真正对准敌人开枪的人只有15%,美军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模糊士兵心目中的道德观念,将开枪射击从作战技巧上升为作战本能,于是到越南战争结束,这个比例上升到了90%。而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道德观念被当做了训练士兵的最大障碍,任何可能引起士兵同情心的事物都是不可接受的,比如一只可爱的小狗。

这部小说的开始非常麻利,没有多少铺垫就开始了对于Lava的营救,而且作者采用了双线索甚至多线索叙事,一不小心被故事所吸引的人,比如我,会不可抗拒的马上读下去。Lava开始仅仅是中校的一个宠物,接着它开始超越宠物的界限,成为一群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希望和寄托,能送它回家带上浓厚的象征意义,记者、训犬师、兽医、远在美国的安保公司老板,这些人忽然因为一只素未谋面的小狗联合在一起,好像处理一件复杂的国际事务一样,动用了一切力量,横跨伊拉克三条边境线,多次努力,仅仅是为了一只从费卢杰废墟中走出来的小狗。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汶川地震中获救的那只猪,我们不是也把它当作了一种寄托吗。

进军伊拉克是美国人在这个世纪所作的最肮脏的事情,尤其是当伊拉克的油田战后第一次招标被英美公司垄断的时候,那丑恶的嘴脸就更加的令人憎恶。而From Baghdad, With Love的作者并没有为美国政府辩护,仅仅是放弃了对这场战争的探讨,把着眼点放在那些普通士兵的身上,这是一群无奈卷入的年轻人,而且毫不吝啬笔墨的大力渲染伊拉克境内频发的恐怖袭击和令人崩溃的紧张感,哪怕是所谓的巴格达绿区。这是一部温情脉脉的小说,也许写出的是他们对于伊拉克战争最后的一丝幻想:尽快回家。

哈利波特周末



周末一口气看了四部“哈利波特”电影,真是奇迹,我愿意为会和“加勒比海盗”一样会难以吸引我。

四部电影在我看来一直都是制片方对于电影的摸索,风格不太一致,而且和以往的纯商业作品一样,导演的个人风格是非常难体现的。前两部是《小鬼当家》的导演Chris Columbus完成的,叙事和镜头都是好莱坞风格的,其实就是没什么风格,就好象看电视剧一样。我非常欣赏的Alfonso Cuaron执导了第三部,我一直很奇怪Cuaron为何来指导这样一部电影,难道他指望“哈利波特”系列能和“异形”系列一样成为风格化的商业片?在我看来第三集是前四集“哈利波特”电影中最具个人风格的一部,虽然很细微,可是已经很明显了。不晓得是不是太过个人风格,这一集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最不卖座的一部。第四集导演换成了小成本文艺片的能手Mike Newell,我觉得没有什么漂亮的地方,和Chris Columbus相比没什么太大改善,无非故事更精彩而已。

其实罗琳女士非常明智的选择是全套的英伦演员班底,和好莱坞相比,这批人的舞台剧功底非常好,可能表演上有点脸谱化,但是水准是很有保证的。我比较喜欢第三部不仅仅是Cuaron,还因为里边的Emma Thompson和Gary Oldman,这是非常精彩的两个人,永远都不会让你失望,特别是Emma那段占卜戏和尖叫屋里Gary的那段表演,相当出色。

要是说最让我欣赏的一场戏,就是狼人Lupin追逐Harry、Herimone的那段,一路跟拍,一个镜头下来一气呵成,很是过瘾。不知道是不是看多了PTA的电影,对于运动的镜头非常有好感。

2008-07-20

美丽的守护天使



以前也听说过心理医生和病人之间会有connection,我一直都很相信,如果一个人可以把另一个人的内心像剥洋葱一样细致的剥开,那为什么不会发生爱情呢?Sabina的癫狂就是一种形式的自闭,当Dr. Jung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她,并慢慢的走进她的内心,她无可救药的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爱上了他,哪怕他后来很快就回到了妻子的身边。回到祖国苏联的Sabina却毫不记恨Jung离开她,反而每次给他写信都用“我美丽的守护天使”来称呼他,在她的心里,其实Jung不只是治好了她的病,还给了她不一样的世界。

这又是一个理智的男人遭遇了一个感性的女人,没有悬念的,那个优秀的男人选择了家庭,这是最主流的价值体系,多少年来不可打破。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必须放弃自己的私人感情,忠诚的维系正统的家庭完整,唯一能做的是把“灵魂”托付给他所爱的人。当Sabina离开奥地利返回苏联的时候,可以说Jung其实已经死了,他的灵魂和Sabina永远在一起。我喜欢结尾那几个剪辑,Sabina在犹太教堂等待纳粹德军的屠杀,她毫无惧怕,只是偷偷留下那本日记,然后轻轻的闭上眼睛,远在千里之外的Jung从睡梦中突然醒来,他走到窗边,望着Sabina的方向。那一刻,你不得不相信,他们真的一直都在一起,我忽然想起来GA里的一句台词,If love were enough, i'd still be there with you。

被父母舍弃,被无能医生虐待的Sabina本来已经对这个世界失望至极,她关闭了内心的那扇大门,没人能走进去,直到Jung出现。尽管她没法拥有他,但是他对于她来说已经是无处不在的守护天使。只是遗憾的是,这段美丽的故事戛然而止于1942年,苏联的罗斯托夫。

特别的导演剪辑版



梅尔吉布森在1999年演了Payback,大概被翻译成“起尾注”,不太懂什么意思,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个很strong的街头小混混为了拿回本来属于自己的7万美金,大开杀戒。当时觉得电影还马马虎虎,后来了解到原来因为一些缘故,导演离开的剧组,好像是美术指导来完成了电影,这就是美国制片人制度的奇怪之处,导演居然可以像这样的被换掉。不管怎么样吧,电影还算不上烂,只是不那么好而已。

到了2006年,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又出了一个Payback: Straight Up,也就是导演剪辑版了。很不同以往的是,这个导演剪辑版只有90分钟,长度比原版还要少10分钟,大概删掉了15分钟左右的戏份,又增加了5分钟左右的场景,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化,因为看得很久,一些音乐方面和色彩方面的变化我也没有察觉到,但是看了一些影迷写的文章,通晓了一点。

不说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但就结尾来说,我觉得这个导演剪辑版又是一次成功的重新制作,增加了一段地铁枪战,而且主角生死未卜。一个很有质感的故事得到了提升,梅尔吉布森当时还很潇洒,硬汉形象不同于布鲁斯威利斯那种肌肉男。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技术所困,或是制片人的妨碍,最近很多电影都被redux,再我看来,这样的导演剪辑版远远好于那些翻拍。花那么多钱浪费资源,不如认真的进行一次重组。

2008-07-18

不得不说的赤壁



昨天终于看了《赤壁》,几乎都要被炒烂了。感觉好像没有了道格拉斯、克鲁斯这样的制片人以后,吴宇森相对比较自由创作的《赤壁》基本还是他十几年前在香港玩的那些东西,没有太大的进步。所以没有媒体渲染的那么失望,但是还是蛮遗憾的,这么好的题材。

如果把观影者严格的分为“看过三国相关书籍和电视剧的人”和“完全不了解三国的人”,那么《赤壁》恐怕会有两个相差很大的打分,不知道这算不算改编类电影的一大通病。

对于“完全不了解三国的人”来说,这部电影的败笔也许就在特效和电影的节奏。所有被媒体们尽力夸大并详细记录的那些“笑场”也确实看得出来是老吴同学刻意制造的,这一点上说和香港和美国的商业片是相同的路子:在一些比较严肃的电影里插科打诨的加一些小幽默。而特效依旧是老吴的软肋,结尾处备受推崇的鸽子镜头,我觉得很烂,其效果还比不上2001年的《指环王》,难道韩国特效公司真的还不如7年前也不是大牌的维塔工作室? 扩展一下说细节方面,老吴的确不如李安和王家卫,缺少细致的考证和严谨的态度,比如全片到处都是用纸,而曹操给孙权的劝降信倒是竹简,就算不考虑那个年代纸张有多珍贵,最起码要全片一致吧。除此以外,电影的节奏也很是问题,类似于周都督听着放牛童吹笛子而神游的部分我觉得相当粗糙,而且也对剧情没什么推动,实属鸡肋。这样的桥段还是不少,而删除了舌战群儒并删减了长坂坡的戏份,最终导致上半部还是有145分钟的长度。

对于“看过三国相关书籍和电视剧的人”来说,这个电影简直没法看了。和《三国志》没太大关系,和《三国演义》更是背道而驰,选角严重失败,大部分角色都有色迷迷的搞笑面孔,甚至关羽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时候都是色迷迷的,拜托,丹凤眼怎么能画成那副德行。武指显然是个三国白痴,完全不懂马匹对于三国武将的意义,关羽干脆都是像一头牛一样跑,拖刀计也改了“小关飞刀”,这个太离谱了。赵云和张飞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张丰毅的曹操算是不错的一个了。周都督和小乔还算马马虎虎了,可是那段床戏(似乎颇为大胆,居然没有被电影局剪掉,不愧是中影投资的)相当突兀,用某影迷的话说,小乔已经暗示“baby is on the way”了,居然还。。。

2008-07-13

我的哈内克周末



Michael Haneke,迈克尔哈内克,这个德国老头(或者叫奥地利老头?),是我这个周末的陪伴,一下子看了四部他的电影,真不容易,一口气看完“冰川三部曲”和“钢琴教师”。看完之后都有点厌世的感觉了,不知道当初他拍这些电影的时候心理是个什么状态。

”第七大陆“虽然是哈内克的电影处女作,也是”冰川三部曲“中最没有人气的一部,可我觉得这是最可怕的一部,电影忠实的记录了一家人三年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没有进入中产阶级的人都会羡慕的生活,但是在哈内克刻意的镜头下,一切都那么刻板没有生气,虽然富足但不幸福,可能这就是哈内克要加到中产阶级头上的帽子。这样的生活的确毫无味道,有丰富而讲究的早餐,有体面的工作,有无忧无虑的经济状况,有良好的教育,恐怕这样的生活更像是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一旦达到了,那就是哈内克所描述的。结尾半个小时耐心的毁灭,是考验观影者极限的,极度忍耐的节奏反而更激起我对结尾的好奇,当然,哈内克不会那么犹豫,他果断的中止了任何幻想。

三部曲里我觉得”班尼的录像带“是比较平庸的一部,当然也是基于另外两部的精彩。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第三部“机遇编年史的71段碎片”,古怪的名字,拗口且很难翻译。71段小碎片讲述了几个人的生活,最终因为一个事件,几个人的生命轨迹交汇到一起,怎么看都像《大象》的前身,看过这部1994年的电影后倒觉得范桑特的创新性有点不足了。那个19岁的学生其实就是所有人的一个浓缩,他一直被压抑着,哈内克居然用了几分钟的一个静止镜头拍摄他练习乒乓球,其枯燥的节奏绝对是在考验观者的心理,你忍耐的时间越久越接近主人公的心理状况。而年轻人和成年人的差别也就在忍耐压抑上有了区别,成年人会极度冷静,哪怕像“第七大陆”里的双亲选择毁灭也会用冷静的方式,一点也不疯狂,可是年轻的一代会不一样。哈内克选择简单的方式表现暴力,却不会用直白的镜头语言去渲染暴力,和后来的Funny Games一样,他并没有把枪击的画面摄入镜头内,而是对准施暴者,这种大量的留白反而令暴力的恐怖感更强。

哈内克属于那种标签明显的导演,长镜头,静止镜头,无配乐,场景切换的黑屏,安静中突然的暴力,这些都是哈内克浓重的个人标志。作为一个欧洲导演,哈内克保持了对政治的高度关注,经常在电影中加入新闻画面,直白的告诉观众当时的政治背景,这一特点在“冰川三部曲“中格外明显。而之所以是”冰川“,也是因为三部电影主要都是在关注中产阶级家庭日渐冷漠的关系,若即若离的感情,人与人之间沟通困难。坦白的讲,这样的描述和美国人对于中产阶级的描述千差万别,欧洲导演的人文色彩更浓重,他们更愿意跳出物质诱惑的圈子来用一个更有高度的眼光看待社会和家庭的问题。

看过哈内克的电影后,总结一下就是,非常压抑,有点对美好的物质生活失去信心,看来还是穷点好,至少能一门心思为了更好的生活奋斗。连续看了4部哈内克电影有点到了我的心理极限,需要舒缓一下,可以考虑去看一下《赤壁》,年度喜剧大片。

钢琴教师



曾经被《丑闻日记》里的朱迪丹奇深深的震动,一个内心依旧和少女一样悸动,却因为冷静而残酷的自我压抑开始有点不可理喻的女人,看着她鬓白的头发,一根接着一根的烟,一杯接着一杯的咖啡,独自在案头偷偷的记录自己不堪的内心,甚至有一点点罪恶,有一点点难以形容的反感,尽管我知道她更应该被同情,而不是唾弃。

今天看了Michael Haneke曾经拿下戛纳评审团大奖的《钢琴教师》,似乎比《丑闻日记》更残酷,更压抑,已经有了一点点病态。于佩尔堪称”惊世骇俗“的表演,是2001年欧洲最抢眼的,一举拿下了戛纳影后和欧洲电影奖影后,她冷冰冰的样子比朱迪丹奇更让人反感,也更让人同情。结尾那一刀,刻在她的肩头,也刻在观众的心里,一如Haneke以往的电影,平静中忽然的爆发,残忍到几乎没有人道。

这个已经开始被称为“老女人”的钢琴教师Erika,冷酷,不善和人沟通,永远都是一副没有表情的样子,哪怕是在自助色情录像厅里。她能流畅的演奏巴赫,能自信甚至是自负的点评学生,但是当只剩下她自己时,她有几近变态的性虐习惯,卫生间里自残那段触目惊心。Haneke平稳的镜头安静的记录这个女人枯燥的生活,直到那个年轻的大男孩闯进来,她仍然尽力的保持自己的骄傲和冷静,于是有了那段“精神强暴”,她的冷酷和对爱的拒绝已经到了有点令人发指的地步。

行尸走肉,可能说的就是这个状态吧。

2008-07-08

四月三周两天



戛纳60岁那一年的金棕榈,罗马尼亚的第一个金棕榈,按照我的观影规律,总是第二年的夏天看到前一年的金棕榈获奖片。感觉《四月三周两天》的技术手法没什么特别的,只是考虑到导演的年纪,这是相当成熟的表现了,不知道金棕榈发给他是不是也有法国人一贯的政治情怀在里边。

故事背景虽然在敏感的1987年,但是Cristian Mungiu没有像娄烨那样去刻意突出那个“时代”,而是尽量低调的采用了一些具有点睛之笔的细节来描写那个时代,比如买进口商品、频繁的查证、人与人之间冷漠和猜疑的关系。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是讲堕胎,至少没有上升到人性或道德的层面去认真谈这个问题,只是有一台词说到3个月和4个月的区别,3个月的还是堕胎,4个月就是谋杀了。而Otilia就是在帮Gabita去“谋杀”,Otilia才是这个电影的着眼点,不是那个怀孕的Gabita。

在电影里,Otilia有两段重要的感情,和Gabita的友情,还有和Adi的爱情。无论是哪一段感情,Otilia都是最勇于付出的那一个,坚定、果断、敢于承担责任。在堕胎医生和Gabita通电话的时候,其实已经明确了什么是报酬,Gabita却没有告知Otilia,这一点在我看来是一种背叛,可是Otilia知道以后却没有任何犹豫的替Gabita去献身。在我看来,整部电影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展现Otilia对于友谊的坚守,她从头至尾都对Gabita无微不至,到Adi家参加晚宴都一刻不忘的打电话回去询问Gabita的情况,甚至令我有点惊讶于这样的友谊。

好像现在说到这部电影都会谈到技术的问题,导演镜头的运用的确很出色,长镜头很多也很美,有些镜头设计很有新意,比如那段“床戏”,结尾那段黑暗中的跟拍也不错,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还有不得不说的一个,就是那个直视死婴的镜头,太震撼了,“坚决反对堕胎”绝佳的宣传。可以说是又一个欧洲学院派的金棕榈吧,科班真好。

2008-07-07

不那么蔡明亮



看李康生的电影,是没法躲开蔡明亮的,何况他老先生的大名就赫然写在“监制”之下。所以在小康的镜头下,台湾依旧是那个蔡明亮式的空洞无聊的地方,故事也依旧是一个长镜头接着一个长镜头,幸好对白还算不少,很多人现在说起李康生和蔡明亮的区别,也就是拿台词来说事了。

看完去年一举成为威尼斯退场王的《帮帮我爱神》,感觉好像李康生还是和蔡明亮有不少差别了,不仅仅是多出来的台词,还有那多出来的一点点情愫,难道是因为李康生还依旧年轻?没想到这次小康毅然打出情色牌,尺度大胆+依旧沉闷,看来野心颇大,只是效果不太好,电影总感觉少了魂,很形式。说起来,那个把图案打到人的身体上的创意在我看来也太形式化,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

不得不说的是,李康生和尹馨那几个动作,说实在够难度。

2008-07-06

又一个特别的超级英雄



千篇一律的超级英雄已经开始让观众们疲惫不堪,不仅审美疲劳,简直就是视觉灾难。所以08年的夏天,超级英雄们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先是一个超级搞笑的Iron Man,用罗伯特唐尼自己的话说就是“很轻松的拯救世界”,于是这部拍摄手法和剧情都依旧俗套,但是风格变得有点无厘头的超级英雄电影忽然好评如潮,票房大卖,目前依旧是08年最卖座电影。

紧接着Iron Man出场的是票房头牌Will Smith的Hancock,被恶俗的香港人译为《全民超人》。这是一部不仅仅风格有变化,连剧情和拍摄手法都开始不同寻常的超级英雄电影,恐怕正是这种有点矫枉过正的手段,令这部票房依旧出色的电影有点褒贬不一,甚至是颇为争议。

HancockIron Man更加弱化反派,这是今年的新趋势,和以往传统的《超人》和《蜘蛛侠》等很不一样,着眼点更加人性化的落在超级英雄本人身上。而显然Hancock要比Iron Man更深刻更有故事性,为了突出一个失忆超人(这点真的有点“谍影重重”的味道)的自我迷失,严重的焦虑和不安,大量使用了去年开始风靡好莱坞的手提摄影,当然不会有Abrams和Greengrass那么极致,但是对于暑期大片来说,这样的手法绝对是空前的。但矛盾就在这里,一部表现手法趋向于写实和更加主观的电影,却要风格诙谐,同时还要升华出爱情来,这个就有点东成西就了。

但是Hancock依旧是认真的商业大片,有和Will Smith非常帮衬的音乐,很多笑料也适合他,是很Will Smith的大片。简单的说,我觉得Hancock就和Iron Man一样,是暑假必不可少的一篇。

2008-07-02

14年来最好的一个?

如果看所有美国电影,好莱坞的,或是独立制片的,还有一些主流的欧洲电影,通常会有两个量化的标准,纯影迷打分的IMDb和美国影评人打分的烂番茄。能够同时获得这两家高分的电影少之又少,而代表影迷标尺的IMDb更是有相当权威的算法,其TOP10的名单非常稳定,我还没有见过那部新上映的电影能进入这个名次,从未见过,而今天绝对是开了眼,才刚刚开画一周的WALL·E不仅仅攻入了IMDb的前十,还在烂番茄拿下了96%的新鲜度。特意截图以记录:





应该说名次会下跌一些,无论会掉到多少,这都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在IMDb被打到8.8分,排历史第六位,把Star Wars挤出前十,这样的成绩居然在一周内完成,同时还在北美尽收6000万美元票房,难道我们终于等到了属于这个世纪的第一个经典?要知道自从伟大的1994年以来还没有哪一部电影能进入前十。

六月盘点

六月,欧洲杯之月,31场算不上全精彩的比赛,让这个月格外热闹。除了31场比赛,还看了24部电影(08121-08144),其中两部不算电影应该是迷你剧集或电视电影,不管怎么样一起算省事。

因为足球的缘故,也因为"一直以来对于烂片的忽视",这个月看的电影很杂,乱七八糟,甚至看了几部相当的烂片。还是不提烂片了,回想一下,精彩的电影依然不少,最不能避开的是There Will Be Blood,去年和No Country for Old Men拼得你死我活,孰高孰下也没有随着奥斯卡的认可而尘埃落定。不少人都对科恩兄弟略带转型色彩的作品更吹捧,不过对于我还是更偏爱There Will Be Blood更多,PTA依旧流畅移动的镜头,气势恢宏的场面,说起来这部电影多少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如果刘易斯的表演不这么伟大,也许人们会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电影本身而不是他。年轻的Paul Thomas Anderson有理由让我更期待他,而这部There Will Be Blood也是最近少有的令我看完之后马上就想再看一遍的电影。也特意把Space的名字改了,以向他致敬。

The Company是Scott兄弟的迷你剧集,大约6小时的长度,鸿篇巨制般的全景展现冷战中CIA和KGB的斗法。虽然仅仅是电视剧集,但是我更愿意把它当作电影,并且列入本月最佳名单。另外两部欧洲导演的作品也相当抢眼,黑色喜剧的In Bruges和另类惊悚的Funny Games U.S.,依旧是欧洲导演令人羡慕的才气和匠心独具的剧本,没法舍弃。值得一提的是,In Bruges不适合小孩子看,107分钟里居然用了126个Fxxk,太......了。

为什么只有四部电影列入最佳?不是没有好电影了,是必须留一个特殊的位置。给欧洲杯最扣人心弦的比赛,土耳其对克罗地亚的1/4决赛,比米兰和利物浦的伊斯坦布尔决战还要令人疯狂,比任何一部悬念电影都精彩,都没法磨灭。整整119分钟,比赛都处于胶着中,偶有精彩,但仍显沉闷,只有比利奇在场边依旧疯狂的指挥比赛,甚至有球迷建议架一个摄像机对着克罗地亚教练席,可能那里比场上更好看。如果你不是坚持不懈的看完前119分钟,你就根本没法体会最后一分钟到底有多疯狂,你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边的点球大战已经完全没有了意义,看球和踢球的恐怕都在讨论那一分钟,或者在比利奇眼中,那一分钟本不存在,裁判早就该结束比赛了。一个本来很侯孝贤式的电影,忽然有了一个Guy Ritchie的结尾,很疯狂,很摇滚,联合导演比利奇和特里姆。

所以我在六月份的五部最佳电影(或剧集,或比赛)是:
08133, In Bruges (2008)
08135, The Company (2007)
08138, There Will Be Blood 血色黑金 (2007)
08143, Funny Games U.S. (2007)
Turkey vs. Croatia (2008)

2008-07-01

安静的杀戮游戏



欣赏过Michael Haneke的Cache(2005)之后对于他那缓慢节奏中的突然暴力一直心有余悸,那个割喉的画面到现在都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没法抹去。去年,这个德国老头决定用英语来普及他可能自认为更成功的一部作品Funny Games(1997),这是他十年前在奥地利拍摄的一部惊悚片,本来因为Naomi Watts的加盟令我很是期待的,却在进入08年之后音信全无,直到一天忽然从同事那里拿到DVD,居然还是1区的版。在网上google一下之后才晓得原来此片在美国不被发行商看好,仅仅做了限制放映就匆匆下线了,也就收入了100多万美元。不过这也很正常,欧洲优秀电影在美国的下场大多逃不过这样的结局,又或者被打上NC-17的印章。

这个新版的Funny Games U.S.依旧是Haneke在Cache中的路数,缓慢的镜头,有点懒洋洋的移动,或者不动,相比最近重新开始时髦的手持技术,老辣的Haneke走了另一个极端,用另一个极端的技术证明了好电影是不看你采用了什么技术,而是你怎么用。Haneke迟钝的长镜头偏偏增加了很多不安的感觉,比如Naomi挣扎着起身,关掉电视,横穿客厅直至出画,拿了刀重新入画为丈夫松绑,整段只有一个镜头,而且仅仅做了一点点角度的变化,但是那个空空的对着Tim Roth的镜头一点也不枯燥,老Haneke显然深得希区柯克的精髓,让你等的越久,你越是害怕。

缓慢中的暴力,相对来说更有爆发力,但是Haneke没有刻意的进行处理,不用特写,甚至有些杀戮根本没有直接镜头展示,但震撼力十足。两位杀戮者对于局面的掌控力非常好,令我想起了另一部类似令人极度不安的电影Hard Candy(2005),几乎全篇都是杀戮者对于目标的玩弄,直至精疲力竭才致命一击,就像一只猫熟练的掌控一只老鼠,这样的控制发生在同一种群时,恐怖感油然而生。这是冰冷冷的欧式恐怖,没有血腥,甚至刻意躲避最后一击,也不需要音乐的烘托或气氛的营造,但是一点一点的把观众陷进去难以脱身,可恨的是Haneke居然还让演员对着观众直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