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9

公开课 (16/30)

公开课这件事,其实已经有些年头了,我自己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但从未认真的看完某一个课目。

说实话,这是件很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在你三十多岁的时候,已经离开大学十年多的时候,发现自己曾经花费四年光阴和大笔学费的大学是个笑话。仅仅看过一节斯坦福大学的编程选修课,要知道这节课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我就可以直接宣告大学那二十几个课时的C语言编程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我们从国外引进了知识,不论是编程还是数学,却被不知道什么人自作主张修改了教学方法,甚至彻底打乱了构建一套知识体系的科学方法,彻底变成了华而不实的应试教育。多少人抱怨数学,抱怨编程,可看看斯坦福是怎么教普通人写程序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从中得到乐趣,并同时学会东西。

这的确是个尴尬的事情,甚至我一直不敢认认真真的看完某个课程的全部视频,我会无比后悔十几年前,我把最美好的四年花费在怎样无聊的课程上。

不过,是时候好好看看了,挑上一个课程,从头到尾学一遍,算是一种充电,对自己的一点点挽救吧。

奥斯卡 (15/30)


喜欢上一个东西往往源自一次美好的体验,如果这样的体验反复的出现,你可能就会多了一样爱好。电影就是如此,不是每部电影都美好,也不是每次观看都愉悦,但经历过不少欢乐、悲伤、震撼之后,那些美妙的时刻串起来,就会明白电影有多么伟大。

奥斯卡每次都很擅长此事,把那些勾起人们美好回忆的画面剪辑起来放,演员、导演和主持人不停的在几个小时里回忆自己美妙的观影体验,我就非常中这个毒,看着看着就激动起来,恨不得明天就把画面上那些电影再看一遍。《教父》、《雨人》、《现代启示录》、《肖申克的救赎》,听那些经典的台词,重温所有激动人心的桥段。

电影在进步,无时无刻不能体会到,主持人今天也提到了,现在在手机上都能看电影,我们最原始的那种观影体验已经很难再现了。廉价和快捷成为观影方式的主要标准,连IMAX都数字了,奥斯卡是工业产物,所以也在不遗余力的推广新技术,3D就是一个新潮流。尽管专业协会还在尽力将年度最佳颁给胶片摄影,可奥斯卡已经拼命的在表彰3D摄影技术了。当然,好笑的是最佳影片却颁给了最复古的默片The Artist。

奥斯卡颇有人情味的片段,还是缅怀前一年离世的行业同仁,其中还有Steve Jobs,配以熟悉的画外音: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2012-02-27

生活本来很简单 (14/30)

这两天花了不少时间收拾厨房,结果小小九平方米的地方居然有那么多东西,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虽然远谈不上是个收集癖,但没用的东西,或很久也用不了一次的东西,多到让我厌恶。

忽然想起来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一个人只有十三样东西,还有几年前那部电影up in the air里乔治克鲁尼讲,人生的背包理论。这些东西就一下子串了起来,生活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本来应该简单一些。想要的东西太多,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变复杂。

今天的人们生活是富有了很多,也许还是很多人在抱怨,但看看他们抱怨的理由,就知道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结婚的人在抱怨订不到星级酒店的酒席,抱怨婚车的档次,抱怨礼服的材质,抱怨吉日的选择,抱怨红包的大小,东方的礼节要,西方的礼节也要,只要是能得好处的,想尽办法也得弄到手。生孩子的也一样,各种理由,各种不满,请月嫂难,订好病房难,选生产的日子也难。

可是,生活本来不应该这样,本来就该简单点。我把厨房里很少使用或完全不用的东西整理出来,该送人的可以送人,实在没用的就要扔掉。要花点时间,好好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日子过简单点,好像越老越爱反思了。

2012-02-26

疯狂之后 (13/30)


Like Crazy是部很讨巧的电影。在模糊了时间概念以后,电影讲述一对儿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从邂逅到被迫分开,想尽办法重聚而不得,最后终于能走到一起。基本上,开头的朦胧爱情,中间的现实煎熬,还有意味深长的结尾,我都喜欢。

拍两个人恋爱的时候,吻戏不多,床戏没有,一组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的各种睡姿剪辑显得格外温馨,轻描淡写的邂逅与热恋的故事很快就讲完了。导演弄了一个简单无比的理由把两个人用大西洋彻底分开,爱情和现实的对抗从此开始,下半身的控制力倒是次要,脑子里的变化才最可怕,将近1小时的时间里两位主人公不停的让观众猜测结局。导演没有想表达什么观点,不乐观也不悲观,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基本都表现了出来,有争吵,有猜疑,也有出轨,但每次让观众以为这对儿恋人就要走到尽头的时候,总有些小细节又把他们联系起来,或者是一条短信,或者是手链,或者是口误喊错的名字。

我一直都认为导演会把两个人再捏合到一起,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相当聪明。最后淋浴的一场戏非常有韵味,两个人赤裸着却没有热辣的感觉,反而冷冷的一抱,几年前美好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到底是爱到尽头还是再续前缘,导演留给观众自己去想。

2011年好像冒出好几部类似的小清新爱情片,淡雅而有余味,配合另外几部炮友题材的热辣爱情片,算是丰富了爱情片市场的类型吧。

2012-02-25

猎头 (12/30)



北欧的电影真的是一年也看不到几部,非常稀罕。不过,质量很有保障,基本上流传出来的全是精品,『生人勿进』、『龙纹身的女孩』、『无影无踪』、『阁楼』都是很出色的作品,其中前两者已经被好莱坞忙不迭的翻拍。

『猎头』讲了一个蛮曲折的故事,人物不多,但关系还蛮复杂,所有角色被两条利益关系连接起来。当观众被一条线索牵着走了大半时间后,忽然路转峰回,真正的故事原来隐藏在不被人察觉的地方。

北欧的电影总是透着一份冷冰冰的味道,是我很欣赏的,可也说不清出是因为什么。应该和外景的风光、内景的装饰风格、镜头语言的简约等等都是有关的,所以看『生人勿进』的时候觉得特别合适,阴森冰冷的氛围很配吸血鬼的题材。像『猎头』这样的悬疑类电影,也很合拍,现代化的建筑配以笔挺的西装男,混凝土森林的肃杀感十足,就算是床戏也拍得让人觉得毫无火热感。

说来也怪,之前来家里住过两周的芬兰女孩也是一样,给人的感觉也是这个样子。真的应该去北欧转一圈,好好体验一下。人迹罕至的北欧小镇,不知道会隐藏多少吸血鬼呢。

南国 (11/30)


Southland的第四季保持了以往的低调,很奇怪TNT会一直这么坚持,收视平平,奖项也不沾边。可惜这是一部很棒的剧集,有技术,有诚意,现实感很强。

不像其他剧集里的LAPD那么神通广大,在Southland里警察会嗑药,会酗酒,不敢出柜,会意外怀孕,老婆会有外遇,拍档会被人在街头打死...... 任何倒霉事都可能碰到。不是每一个违法行为都要掏出手铐,有时候也有人情,部门还会钓鱼考查巡警的工作,这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处都是摄像头,LAPD的警察们被这些镜头审视,甚至有些缩手缩脚。这就是Southland一直以来讲述的故事,普通的LAPD巡警和侦探。

这讲的也是普通人的生活,有幸福就会有烦恼,毕竟警察也是普通人。我很欣赏Southland的制作者,能尽可能的处于一个中立的视角,表现这些警察角色的普通人一面,发现他们也会胆怯,会彷徨,会鲁莽,会犯错,就是观众们一样。就像刘玉玲在里边说的,The guy needed a break,有的时候,我们都需要。

2012-02-24

再现梦露 (10/30)


My Week with Marilyn的故事有些俗套,小男生迷恋上成熟女人,这类情节生活中很多,电影里也不少。The Reader和Malena都走这条路线,MWWM比较特别的一点是那个女人是梦露,而关于性幻想和性冲动描述的很少,导演更多着眼于男孩对电影本身的迷恋。

按说这类电影也就是个及格水平,但Michelle Williams的表演真的拔高了整部电影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外型和梦露差别还是较大的女演员,能如此活灵活现的重现女神级别的梦露,实属年度最佳。

抛开和肯尼迪兄弟的所谓私情不说,就电影圈内的表现,梦露是不可不提的一段历史,我看过的梦露电影只有两三部,印象最深的还是Some Like It Hot,这个女人看起来走性感路线的,其实除了那些带有强烈50年代色彩的搔首弄姿外,她楚楚可怜的样子更有杀伤力。在My Week with Marilyn里别的看不看无所谓,就Michelle对梦露的忠实还原,也就值回票价了。

2012-02-23

提心吊胆的日子又要到了 (9/30)

差不多每一年都有那么几天,都让我提心吊胆,不过换个角度讲,如果还轮到我提心吊胆,说明米兰这个赛季还是可以的。

去年是德比前的几天,米兰领先的十几个积分,变成了两个积分,貌似连战连胜的表妹就要靠一场德比完成逆转。我正正经经的担心了一个星期,结果帕托开场两分钟就让我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

今年的担心始于本周一,米兰保持一分积分领先,但多赛一场。如果周六主场击败尤文,我们就完全反超尤文,如果输掉,和联赛冠军说再见了。

按理说我已经过了那个年纪,看米兰起起伏伏这么多年,该有点闲看云起云落的淡然才对。但我得承认,我还是功利的,卫冕联赛冠军是今年的一个愿望,也许是唯一的愿望。当人自己过得不如意的时候,总是会寄托点希望在别的地方,比如你最喜欢的球队。

还有三天,我希望这个周末会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2012-02-21

中日友好 (8/30)

我家的日本外宾小达,今晚没有回来吃饭,和另外两个一起来中国学中文的日本学生一起吃麦当劳。结果,显然是没吃饱,晚上泡面吃。

日本人做的泡面盒子相当精致,还有一个滤水的装置,小达非常仔细的倒入700ml热水,等4分钟,掀开盖滤去水,导入佐料搅拌。好吃不好吃不知道,日本人做的东西太精致了。

借着他大吃特吃的时候,和他聊了几句,还谈到了那段历史。他说高中和大学都读到了关于二战的历史书,他相信日本人在战争中对中国人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他也了解南京大屠杀。而且他知道日本的一些政客反对将这段历史放进教科书,他觉得这是不对的,他认为应该了解历史并反思,现在和中国人做朋友。

总结一下规律,这些能来到中国学汉语的外国人,基本都有个大概的世界大同的世界观,他们尊重历史,有自己的思考,不盲从别人或书本。这些人愿意靠自己的观察去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人,用自己的结论去归纳中国。我只是有一个疑问,他们在北京的几个星期里接触到的人,能代表多少中国呢?

walking, walking (7/30)

The Walking Dead的故事很简单,一群人为了一个最简单的目标走到一起,那个目标就是活下去。

什么僵尸,什么人类灾难,全是噱头,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周围,发生在每一天,从我们学会思考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今天还在继续。这一小群人一开始以为自己是有一个共同目标的,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以为相互可以帮助扶持。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真的可以做到,礼让,互相掩护,共同进退。但资源是有限的,当有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开始有分歧的时候,气氛就不那么简单了。越是稀有的资源,越是令人难以放手,各种性格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不仅仅如此,每个人随着时间的变化,心态也会不同,到底道德的标准是什么,也许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变化。早一阵子,Rick也许在酒吧这样的情况下不会这样毫不犹豫的拔枪开枪,他也许更偏向和平一点的办法解决危机。但今天不一样,他知道自己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做点什么。

Lori的一句话点醒了Rick,你为了维护自己拥有的东西,就杀掉其他活着的人?

Rick自己明白,他和Shane的区别可能越来越小了,而也是时候为此做个了断了。

2012-02-20

日本人来了 (6/30)

这是我家接待的第七个外宾,来自日本的十九岁男孩,还没有搞明白他的名字用中文怎么写。

才接触了几个小时,很难现在就总结出来什么,但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有趣的。他学了半个月中文,我反复确认此事,他坚持说半个月,half month,可是他说的相当不错。基本可以靠中文+英文单词和我们沟通,very impressive。

我们聊了一点中日间的事情,不含历史,他表示对中国政府的担忧,原因是和北朝鲜走得很近,而北朝鲜很可怕。这个理论有点新颖。除此以外,他在日本看过新闻,关于中国人在街上不敢帮助摔倒的老人,他表示很困扰。希望他不要在中国惹上什么乱子。

他很好奇我们对日本的了解,这点肯定超越他的想像了,不过一些文化现象是很奇怪的,也是好玩的。他了解木村拓哉,大概中日都很有名。苍井空他知道一点,他说这样的演员在日本不怎么报道,因为有限制。他知道黑泽明,不知道小津安二郎,更不知道岩井俊二,我没敢问是枝裕和。他知道鸟山明,但不知道车田正美。对于村上春树,他则完全不认识。

看起来,要么是某些日本人只是国外吃香,要么就是日本90后也完蛋了。

天,居然日本人不知道小津安二郎。

2012-02-19

Luck (5/30)


HBO找来了Michael Mann当首集导演,Dustin Hoffman做主演,这部Luck从基础上讲就不比Boardwalk Empire差。

围绕着赛马,没想到美国人也有如此完整的一套体系,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有驯马师、专门为赛马服务的兽医,赌马的人,管理马场的人,骑师......各类人等齐全,看似不那么流行的一项活动,每年也能制造大量利润,更别说带来的就业机会了。从这一点来看,老美的确有强大的理由。

很多年没怎么看到Dustin Hoffman有重要作品了,我还是蛮喜欢这个老头的,演戏很投入,就是年纪大了,产量下来了,质量还算有保障。这剧里居然还有Nick Nolte,阵容够强大。

2012-02-18

Linsanity (4/30)

我好像从来没有单独写过一篇blog谈到篮球,哪怕是篮球电影。貌似这方面乏善可陈,但今天是个例外。

Linsanity,这是个美国人造的新词,给一个ABC,林书豪。熟悉美国的体育评论员都认可,这是美国体育史上最大的“一夜成名”案例,从未有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这个高度,也许要感谢Twitter和Facebook,但不可抹杀林书豪的成功。

体坛周报在尼克斯获得7连胜以后花费9个版单独报道林书豪,主编都慨叹除了姚明还没有谁这样的被报道过。也许姚明是因为民族自豪感才被如此关注,但林书豪绝对是个“现象”。就连我这样从来不看体坛周报篮球版的人都看完了这9个版的特别报道。

只是从未看过比赛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实际情况,仅仅读报纸看网页,林书豪已经吹捧到天了,很流川枫的样子。期待着电视上看一场直播。

2012-02-16

一周,也许一赛季 (3/30)

米兰几轮表现不佳,输球+平局,落后尤文图斯1分,还多赛1场,伤停阵容几乎组成一支夺冠级别的球队,地狱般的二月赛程才开始一半,米兰却好像就要输掉三条战线了。

可这是足球,不管看了多少年球,对此有多少心理准备,都是不够的。周末客场对乌迪内斯,上半场被本赛季主场10胜1平的主队完全压制,0:1落后,主力中锋伊布停赛,米兰已入绝境,输掉这一场,就会多赛两场而落后尤文一分,冠军彻底无望。

阿莱格里派上第三名前锋,誓死一搏,这是他对这个赛季的一赌(让我想起02年特里姆那场4:2的米兰德比)。结果幸运女神眷顾我红黑军团。

马克西上场一传一射,米兰逆转意甲最佳主队乌迪内斯。三天之后的今天凌晨,意甲补赛,尤文图斯意外战平帕尔马,少赛一场,落后米兰一分,意甲冠军的悬念重新回来。几小时后,米兰在圣西罗四球血洗阿森纳,基本拿到八强入场券。

几个月后赛季结束的时候,也许阿莱格里会好好的回想一下这四天发生了什么。

2012-02-15

回归本真 (2/30)


84年的奥斯卡历史上,只有第一年才有默片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而那已经是默片最后的辉煌了。从那一年到今天,八十多年过去,电影从默片迈入有声片,从黑白到彩色,CGI技术,动作捕捉,3D技术,电影也早就走出了电影院,先是电视,接着是光碟,DVD,蓝光,流媒体,现在甚至在手机上就能看清晰度高达1080P的电影。

可是就在传说中的人类的最后一年,好莱坞捧出了这么一部返璞归真的电影,严格的考究20年代默片拍摄方法的人也许会说这部The Artist并没有那么严谨,但你没法否认其中喷薄欲出的才华和诚意。没有色彩,没有对白,配乐简单,时间也勉勉强强超过90分钟,故事情节更是非常单一,但这是一部讲电影的电影,把镜头对准的是电影的源头,电影的第一次繁荣。

假如我们真的没法活过12月21日,假如两个星期后奥斯卡如愿颁给The Artist,那可能真的是好莱坞人给奥斯卡画上的最有意义的一个句号,一切都回到本源。我们今天的生活太浮躁太匆忙了,电影很多时候也变了味道,不知道什么原因,大西洋两岸本来互相看不对眼的戛纳和奥斯卡都争相恐后的吹捧The Artist,我们知道电影也许永远都不能洗尽铅华回到那个单纯的时代,但这一刻,所有电影人和热爱电影的人都愿意沉浸于这份纯真中。

2012-02-14

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新的开始”,类似的想法无数次冒出来,想干很多事情,或者憧憬着完成很多‘伟业’,但总会疲于奔命,或就干脆‘拖延症’了。最近老看到一些时间管理的微博和文章,边看边自责,觉得越是年纪大了,越是在浪费生命。不一定非要挣多少钱,搞到什么职位,重要的是自己感觉不到充实。

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从网上看到一个方法,简单说就是制定短期目标,哪怕是非常简单的那种,坚持完成。然后再来个难度大一些的,再去完成它,久而久之,能做很多事情。貌似很像训练动物,或者说训练军队,先简单再复杂,把习惯养成,能接下去做点更复杂的。

所以我需要确定两件事:第一,做什么来当第一个目标,第二,做多久算短期目标。

从早上想到晚上,我不觉得自己现在有毅力来完成什么正经事,索性来点不痛不痒的:坚持写30天blog。近一年因为twitter和微博的火爆,碎片式信息呈大爆炸状,每天的轰炸铺天盖地,但仔细想想重复率和含金量都不尽如人意,每天读微博写微博,其实并不会带来什么有养分的内容,反而因为只言片语造成不少错误知识的传播。因此,从我做起,坚持写30天blog,扯什么事情都可以,反正要写三十天。

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从今天开始,一直到3月15日,一共30天,每天一篇。

2012-02-08

好医生和好人

House的编剧不厌其烦的每隔一阵子就把House的性格弱点拿出来抖露一遍,为了把这位人人“憎恶”的“坏医生”批判到位,还每次都把那一集拍得格外上档次。S08E11就是这样一集,同样,这也是每一季House都会拍出三到四集比较出位的之一,正是这些集的存在,才把House拔高了一个档次。

看了八季House,关于好人还是好医生的争论不知道有多少,也许有的人都已经厌倦了。但我不会。

这样的争论在剧集中被编剧放到了更极端的情境中,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无数次被置之于不同的场景里,被迫做出选择,要当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好医生(或好工程师、好公务员、好......)。职业决定总是难以避免和道德标尺发生摩擦,普通人会忽左忽右,会妥协,会权衡,但天才不会。Chase也许心中就有怒火,但他不能否认,House是个天才,他会在一片混乱中,在多个经验丰富的好医生不知所措的时候,冷静的从事实中找出规律,做出诊断。

就像小说里的Sherlock Holmes,或现实中的Steve Jobs,他们不会让步,不会向权威低头,他们坚信自己的判断,哪怕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不管看多少集House,我都慨叹,自己如何才能像他一样fight the power,摒弃一切旧观念,可惜这是件太难的事情。不管Wilson或Foreman怎么辩驳,我们不得不承认,要么当好人,要么当好医生,无法两全。

因为呢,Everybody 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