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27

法国电影展开幕

昨天,第四届法国电影展开始,这一次基本全是比较可爱的作品,没有太沉重的大师之作。两周之前就可以订票的时候,我就按照下班后合适的时间选择了两部赶紧买了最好的位置,昨晚吃过晚饭赶到新世纪的时候已经人很多了,上座率差不多80%吧,观众里有几个法国人,不是美女,有点失望。

新世纪的电影厅确实不如万达,虽然座椅舒适程度还行,但是银幕比例不好,电影是1.85:1的,很难完美的出现在银幕上,这里有点遗憾。

刚刚坐稳就熄灯了,正式放映前没有任何广告和预告片,而是买一送一的一部参展短片《抢劫》,法国式的幽默,音乐是Hip-Hop的,属于非常提神的餐前酒。5分钟结束,正片开始,阿根廷裔法国作家Santiago Amigorena的剧情长片处女作,《九月里的几天》,名字特别容易让我联想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九月里的一天》,为什么总是在秋天的9月发生那么多事情,难道“多事之秋”就是说这个?

这个作家导演的电影技巧有点乏善可陈,不过不缺少欧洲电影的气息,幽默的对白,对政治的抨击,人物的细腻刻画,结尾的点睛之时还炫了一个长镜头。比诺什可以说是我看到的最有文艺气息的间谍了,换句话说这个选角值得商榷,比诺什演技不俗,但是这个角色不是很适合她,或者说她发挥得不好。诺尔特近几年经常在法国电影里秀他的法语,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老头的,神秘的前CIA特工,一个深爱着女儿的父亲。不管怎么说,这位作家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及格的,尤其要感谢他得到三位出色演员的支持,颇为幸运。

令我非常意外的是电影结束的时候,导演也来到现场,简单的说了几句之后让观众自由提问,为了自己不给中国观众丢人我没张嘴,没想到比我没自知之明的人还真多,问出了几个愚蠢的问题,其中最愚蠢的一个我差点笑出来,有个家伙居然问:我觉得这电影和《华氏911》很像,请问导演怎么看?我在心底骂了这个棒槌100遍,可怜了我们的阿根廷导演,郁闷的不知如何是好,顾左右而言他的说了几句后还是补充了一句,“我觉得我和Michael Moore的电影没什么相似之处。”,真该散场后给那个棒槌补课。

2007-04-22

忽然爱上她

 

以前觉得法国盛产冷美人,面容绝美,身材窈窕,但是气质高高在上,冷气逼人。就算曾经在《初吻》和《芳芳》里纯美可人的苏菲·玛索也一样变得越来越冷峻,特别是嫁给大她27岁的老导演茹瓦夫斯基之后变得更是不可琢磨,全裸出镜拍床戏的时候也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别说香艳了,起码的性感都不见了。

 

不过,最近认识的法国女演员Marion Cotillard则不同此路数,当然其名气和地位也谈不上国际巨星。第一次看她的电影是Ridley Scott去年的玩票作品A Good Year《恋恋酒乡》,本来是冲着原著和Ridley Scott去的,结果完全被Marion所征服。这才是最有女人味的女人,漂亮,可爱,俏皮,发小脾气,不同的气质,可以端庄,可以冷艳,可以乖巧,也有火辣的一面,当她斜靠在躺椅上的时候,你捕捉到的那个瞬间,她像个女神。

 

从IMDB上马上搜到她的作品列表,然后下载她的几部电影,还要慨叹一番如此天仙一样的人物,为何没能大红大紫,也许只能怪法国美女太多了。


窗外




Facing Window有两个译名,《隔窗未了缘》和《外欲》,均是俗不可耐的那种译名,缺少新鲜感,也完全无法反映电影的真正内容,甚至破坏了电影的本来味道。这是完全不同于我原有印象的意大利电影,不是费里尼和贝尔托鲁奇的路数,更不像帕索里尼和丁度,在我最近几周看到的几十部电影里格外的独树一帜,一段尘封半个世纪的感情和一段几乎没有开始的婚外情互相融合着,虽然悲伤,但是看过之后给我一阵清爽的感觉。

导演显然没有在电影中秀自己的技巧,没有哗众取宠的煽情,难得的两段床戏也一笔带过,看来导演最看重的就是怎么讲好两个故事。50多年前和同性恋人失散的大卫,每天被按部就班的无聊生活困扰的乔瓦娜是电影的灵魂,我一向喜欢这样的老少配,经历过集中营生活的大卫寡言少语,他看乔瓦娜就像女儿一样,而乔瓦娜是个早早嫁人生子的美丽女人,消瘦的面庞和纤细的身形完全不是丰乳肥臀式的典型意大利美女,而我想也正是这样的乔瓦娜才更能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她的脸上,而不是别的什么部位。她漂亮的眼睛能说你听不到的台词,每个寂静的夜晚她站在厨房的窗前点燃那支烟的时候,当她和大卫在卧室轻轻起舞的时候,这个可爱的女人爱着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我想她也爱着自己的丈夫,如果一定要那段几乎没有开始的婚外情说事,我觉得也无可厚非,诱惑是女人每天都要面对的,何况是乔瓦娜这样的迷人。

其实《隔窗未了缘》讲的不是婚外情,那个戴着眼睛的帅哥更多的只是一个普通的雄性符号而已,乔瓦娜的心路历程才是最精彩的,一个普通的意大利女人在日渐乏味的生活中慢慢像花一样枯萎,照顾两个孩子和丈夫的起居和工厂无聊的工作是她的全部,每天的乐趣只是隔着厨房的窗户偷窥对面公寓的英俊男人,丈夫从街上“捡回来”的迷路老人最开始只是乔瓦娜的一个麻烦而已,但是最后指引乔瓦娜新的生活方向的人,也刚好就是这个“迷路”的老人,其实老人没有迷路,迷路的是乔瓦娜。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OST相当好听,其中主题曲Gocce di Memoria更是天籁之音。此外在OST里还以外的听到了春哥成名曲《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的原唱,本来是首略带悲伤的情歌,被春哥完全毁掉了,居然还有那么多捧臭脚的,真是一大笑话。

2007-04-17

闻香识女人



《香水:一个谋杀者的故事》,绝对是一部血统纯正的欧洲商业制作,德国、法国和西班牙投资拍摄,靠《罗拉快跑》一举成名的德国新锐导演Tom Tykwer挂帅执导,一大票出色的英国演员加盟,再有风靡德国20年的畅销小说作为基础,不得不说在拿到这份“阵容”名单的时候我就已经折服了,而电影也的确不负期待。尽管作为商业影片的一些通病依旧,但是导演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并没有被制作商抹杀,我想这就是欧洲和好莱坞的区别吧。

其实当电影把“谋杀者”这个词放进片名以后,我也就不太相信这会是一部真正的关于“谋杀”的电影。尽管有很多的猜测和思想准备,但是我还是没有想到一开场Tykwer会用一组镜头展现出一个肮脏得过分的巴黎,毕竟这是一部关于香水的电影,而要命的是这段场景的肮脏程度已经有点让我感觉不适。

随着达斯汀·霍夫曼的出场,故事真的好看了起来。男主角像极了金庸小说里的主人公,年轻而有天赋,只需略微点拨就能成为绝世高手。关于他成长的故事导演只花了一小段就快速剪过,不过篇幅上的缺陷没有掩盖达斯汀·霍夫曼如旧的精彩,老家伙真是越老越吃香了。谋杀的戏份终于如约登场,只不过这里的谋杀几乎没有血腥场面,被杀者死去时更像一幅油画般美丽,如果想看到开膛手杰克那样的场面,那肯定是要失望了。Tykwer用相当轻快的节奏就把几十个女孩被害的故事讲完,而最后一个被害的女孩尽管经历了一些曲折,最后还是死在棒下。

我开始以为保护最后一个被香水杀手盯上的女孩应该是电影的高潮环节,可是她很脆弱的就被做成最后一瓶后调香水,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我很容易就被导演骗过了。电影最精彩的部分是绝对是最后令我瞠目结舌的千人纵情,连主教大人都……了,香水在那一刻升华成人类毕生所追求的爱,虽然这个场景有点惊世骇俗的味道,可是依旧是含蓄的,每一帧都是可以打印出来当作油画来欣赏的,Tykwer在这个时候回归了欧洲人的主旋律:博爱。香水在这个时候像圣物一样唤醒了每个人心底的爱,打破了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就开始展现的人类的丑陋、残忍、肮脏和唯利是图,千人纵情不过是个噱头,是个最符合欧洲文化的博爱方式,不管怎么说,爱在这部电影的结尾忽然取代了谋杀,成为真正的主角,就像电影里说的,代表爱的那半瓶香水能征服整个世界,只要你愿意。

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充满爱,如果你喜欢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你一定会喜欢Tom Tykwer的《香水》。

2007-04-12

射手的节奏



《灌篮高手》里三井寿是个纯粹的得分手,三分球得分手,他的体能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安西教练说过疲劳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节奏。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2003年的下半年,那个赛季的欧冠,PIPPO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射手的节奏感。第一轮小组赛首场对朗斯,2:1,PIPPO包办两球;第二场在里亚索挑战拉科鲁尼亚,4:0屠城,PIPPO帽子戏法;第三场客场对拜仁,2:1,PIPPO包办两球,《体坛周报》打出标题“现在谁能挡住因扎吉”;答案在第四场揭晓,没人能,米兰主场2:1再胜拜仁,PIPPO攻入制胜一球,米兰提前两轮锁定小组第一出线。在没有舍瓦作伴的时候,PIPPO一个人支撑起米兰的锋线,安切洛蒂当时说的话和安西一样,虽然很疲劳但是只要因扎吉还能动,他就能进球。那个赛季PIPPO在各是个项赛事中打进30个进球,米兰球迷开始叫他Super PIPPO。



今天凌晨的安联,拜仁的新主场,欧冠不败的主场,PIPPO时隔几个月后再次首发单箭头。不知有多少人在担心他的腿伤,教练席上的,看台上的,电视机前的,我不敢想像把背水一战的重任放到奥利维拉的身上。当PIPPO进球的时候,我正在加班,以至于忘记了打开电视,收到老吴的短信时我差点叫出声来,赶紧打开电视,屏幕右上角赫然写着“拜仁0:2米兰”。直到中场休息,我才抽空看到PIPPO的进球,又一个个人色彩浓重的进球。


这个世界上目前最善于反越位的两个前锋一个是克雷斯波,另一个就是PIPPO。通常情况下他总是站在对方后卫线上,一个真正的“边缘”人,他的一只眼睛等待着传球,另一只眼睛则瞄着对方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他更喜欢鲁伊·科斯塔这样的助攻手,葡萄牙人的传球恰到好处,PIPPO只需像灵猫一样转身,然后面对门将。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门将会在噩梦中遇到PIPPO,我想卡恩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尽管赛前他的嘴很强硬,但是每个米兰球迷都知道当31分钟PIPPO忽然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一定喊了一声‘娘啊‘,然后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就2:0了。


我猜PIPPO也喜欢卡恩,看到他的时候就像看到了幸运之神,所以昨天我和老吴说了一句,我爱卡恩。

2007-04-02

小店男人




《八月照相馆》曾经被称为韩国版的《情书》,其实平心而论两者并没有特别相似的地方,《情书》是一份令人遗憾的暗恋故事,男孩的痴情被女孩得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人鬼殊途,《八月照相馆》是一份其实从未开始的爱情,许秦豪的观点是爱情不是永久不变的,爱情会褪色,但是爱情发生时的美好却能够永存,永元和德琳之间的感情再最微妙的时候戛然而止,而那种即将开始的美好才是每个恋爱过的人都永远怀念的。

韩石圭绝对是出演永元的不二人选,他韩国式的微笑和韩国式的沉稳特别恰当的把一份几乎就要发生的爱情永远的留在了照相馆的橱窗里。我有的时候喜欢称他为韩国的“梁朝伟”,他俩的共同点是“平易近人”,这个“平易近人”并不是态度上的,而是气质上的。《电影世界》曾经在影迷中调查“谁最适合扮演生活中的你自己?“,结果梁朝伟高票当选。毫无疑问,韩石圭也最适合扮演普通韩国男人,一个生活在小镇的,或是乡下的纯朴男人,安静的经营一家自己的小店,很节制的甚至有点保守的生活,也许会发生爱情,也许会有悲剧,但是这样也更像生活本身。那个时候开始特别奢望会有一家自己的小店,然后自己坐在柜台里,看自己喜欢的女孩坐在柜台对面的长椅上休息,可以支一架风扇在她身旁,也许后来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那种微妙的感觉却比直奔主题的快感要值得回味的多。

卞承旭在他的新片《微热》中几乎完全复制了许秦豪的那个经典场景,只不过味道不一样了,韩石圭还是那个小店的老板,不是照相馆,而是药店,女主角不是邻家女孩沈银河,而是更漂亮的金智秀。韩石圭依旧是八年前那副憨厚的样子,这一次他是经营一家自己的药店的药剂师任久,每天照顾痴呆的哥哥,却收到初恋女友婚礼的邀请,他说他曾经希望哥哥消失,那样他才能找回自己的爱情,但是没有了爱情他再也没有希望哥哥消失过,直到惠兰光顾他的小店。

没有人能比许秦豪更精致的讲那样一段爱情,卞承旭也不能,他干脆让两个主角的爱情有一个最打破常规的开始:一夜情,然后再用最韩国式的尴尬去面对,我猜导演既想讲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又想把更残酷的现实摆出来,结果就是《微热》成为韩石圭的独角戏,而导演显得特别蹩脚。还是忘记导演回头来看韩石圭和金智秀的火花吧,我觉得他俩的登对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当年的韩石圭和沈银河,我比较喜欢雨中那场戏,两个人互相远远望着,很多内容其实就在那眼神里;汽车影院那场也很有趣,而且正在放的电影刚好是我去年看过的《国境以南》;我还特别喜欢两个人在河边夜钓的那个场景,很温馨很安静,有远离尘嚣的味道,我也想在北京的郊外找一个那样的地方。除了结尾的那场戏太过俗套以外,在吻戏和床戏上导演处理的也相对含蓄,更好的保持了整部影片的气氛,最东方的爱情本就不应该那么香艳,像《红字》那样就不够韩国了。

新人导演卞承旭的这部作品只能说中规中矩,好在找对了演员,否则还不知道会如何收场,不过我相信,每个喜欢《八月照相馆》的影迷都会从《微热》里找到点怀旧的感觉,是的,韩石圭,那个小店男人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