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30
幽闭恐惧症
岸西给她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亲密》起一个Claustrophobia的英文名,真的是寓意深刻。一段似乎不存在却暧昧到极致的OL被她极贴切的用一个词进行了定义,一个封闭的空间,一对男女,几段碎片式的讲述,那一颦一笑间的情愫,我没法形容了。
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电影的口味太淡了,但所有心思缜密、敏感至极的人都能从这100分钟的时间品出太多味道,像香水一样,恰恰是这淡淡的味道却能停留得更久。
1年前,10个月前,6个月前,3个月前......
一段段场景,慢慢回忆过去,谁又能说得清楚,那份感情从何时开始?就像林嘉欣在诊所里问曾志伟,曾志伟停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
或者,别上了岸西的当,那也许根本什么都没有,仅仅是,幽闭恐惧症。
2009-05-27
芬兰失业男
基本上说,《职业男人》就是讲一个男人当‘鸭’的经历。
Juha本来在石料厂当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人,现在,他失业了,但是为了不让患有抑郁症的妻子担心,他假装还在上班,嘱咐工友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不要说漏嘴。没有一技之长,他只好在咖啡店的玻璃窗上贴广告去做装修散工,等生意的时候他就和开出租的朋友Olli泡在咖啡店。
一个中年男人面对失业,芬兰人和日本人作出的选择也没什么差别,《东京奏鸣曲》里的日本人也是假装自己还在上班,早上出家门,到职介所晃晃,中午去公园领免费食物。而最终,这两个男人也都放弃了自己的自尊心去做一份远远低于预期的工作。当然那也有不同,当‘鸭’比在商场做清洁工更多金一些。
Juha的第一份工作本来是去给一中年女人的起居室做装修,但显然客户的意图不在墙面,换了惹火的衣服,又倒了两杯酒,奔头笨脑的Juha就算嗅出了腥味也没敢往那边想。终于客户忍耐不住了,“脱光了衣服给我梳头,我给你300块”,Juha一下就站了起来,对着窗户默不作声,女客户以为他不满意价钱,“一千”,不得不说一千欧元是相当有诱惑力的价码。从此,憨厚的前石料工Juha走上了做‘鸭’的道路。
卖身,这样的买卖开始以后,Juha还颇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帮他接电话安排时间表的好友Olli更是展现出当皮条客的天赋,他甚至帮Juha准备一个很有专业水平的‘性爱工具箱’。到这里为止,电影都是颇有水平的冷幽默作品,一些段落可以引人爆笑。
但是,北欧人一贯的冷峻注定《职业男人》不会向《光猪六壮士》的方向走去,导演从苦涩中提取了笑料,很快笑声中就挤出了眼泪。Juha放弃尊严去换取生活的做法,没有被妻子理解,甚至把婚姻走到了边缘。
芬兰一直都是福利国家中的典型,而拍摄出这样的电影,足以打破他们富足之地的形象。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幸福,也一样都有悲惨,Juha是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他要养家,三个孩子要吃饭,一个妻子要治疗抑郁症,没有收入,一切都将化为乌有,他要拼命去维系这些幸福,就不能估计脸面,甚至生命。
这很有现实意义,有的时候,浅薄的自尊是要暂时收起来的,所以总结出来一点。假如我的某个哥们最后混到失业的地步,而不得不去做‘鸭’,那我一定要想电影里的Olli一样帮助他,支持他,包括帮他接电话。
Michael's Hot Dates, How can I help you?
2009-05-26
东京奏鸣曲
黑泽清的《东京奏鸣曲》,似乎大部分人的感觉都是前三分之二,或者说那个“三小时之前”之前,很像《一一》。调子是很像,也好看,然后一个奇怪的夜晚就开始了,很突兀,无知所云,说教明显,香川照之踉踉跄跄的喊着‘重新开始’让人觉得很做作。要是那个夜晚能内敛一点,风格前后统一起来,那这真的是一部很出色的作品。
另外,井川遥姐姐是真好看啊。
迷幻公园
戛纳60周年的特别奖给了Gus Van Sant的这部Paranoid Park,这个美少男控的又一部青春叛逆剧。看完以后说不出来好还是不好,看到了可爱的杜可风,这部画面极美的电影也是由他掌镜的,保持Sant一贯的冷静长镜头的同时,杜可风的美感还是出来了。
可惜我没有滑板情结,只是Sant的电影看着就很舒服,能让人年轻?大概。
2009-05-25
柏林的女人
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柏林的女人。
二战的电影看了无数,各种角度各种风格,这一部的视角对于我来说还真的是很新鲜。当苏联红军拿下柏林的时候,基本上青壮年的男性全都战死或被俘了,这座废墟一样的城市里只剩下女人和老人。据说苏联人在德国一共强奸了上百万的德国女人,其中在柏林就是十三万,而这部电影开场的1小时则展现的就是这段历史。
很不幸,作为战败国,德国女人似乎得到的同情都很少。某德国军官说”相比我们对他们所作的,苏联人现在做的只是皮毛“,而苏军少校说的更轻描淡写,”不就那么几分钟嘛“。我愕然了,战争里的人大抵真的没有什么社会性了,仅仅是动物而已。
有个假设,要是1945年的夏天,中国军队攻入东京,那么,我们会做什么......
2009-05-24
一种生活
谋生,永远都是创造力的源泉。
为了生存,为了那几千美元,哥伦比亚的无数女人愿意铤而走险。每一个“胶囊”价值100美元,在波哥大吞掉50个“胶囊”,然后坐飞机到纽约进行两天的“排泄”,就可以拿到5000美元,这笔钱可以在波哥大的郊区买一处房子了,于是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旅游挣五千美金,只要肠胃足够好,甚至一次可以拿到一万美金。
于是我想起来《榴莲飘飘》里的秦海璐,大概三个月的旅游签证,在香港拼命接客,好像最后一天接了27个客人。不到100天里挣到的钱,可以让她回到东北的家乡安安静静的度过余生,没有具体的钱数,但是可想而知那是多么“划算”的三个月。
还有Dirty Pretty Things里的Audrey Tautou,卖掉一个肾,拿到1万英镑和一个伦敦的“户口”。这个更简单,只需搭上一段修养期,然后祈祷碰上一个合格的大夫就可以了。
当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总是能想到用最没有成本的身体来换取利润,只是看似没有成本的买卖,最后却在心灵上投上巨大的阴影,不可抹去,就像臭味飘飘的榴莲,就像再也不回头的Maria。
2009-05-16
今天或永远
作为不同风格的医务剧集,在这一季的结尾GA和HOUSE一样都玩了一次结尾大逆转,周一被HOUSE击败的时候,没料到GA走得更远。
两集连播的剧情在最后3分钟来临之前,一直都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的,甚至其中带有很多轻松的笑料,我以为会像上一季结尾的接吻蒙太奇来结束,直到0-0-7被写出来,终于听到了预告片里Meredith那声凄惨的oh god.......
相信我,所有的精华全在最后这三分钟,快速的剪辑,每个镜头不足2秒,混乱中听到hunt一句we're losing him......
这段剪辑相当精彩,有闪回,有幻觉,声音忽然安静下来,听到meredith冷静的一段旁白:
你说了吗?
我爱你。
我不想没有你而生活。
你改变了我的生活,你说了吗?
做过计划,设定目标,努力去实现它,
但是,时不时要抬起头,四周看看,仔细倾听,
因为有可能明天,这一切就会匆匆结束。
接着,一片心脏除颤器的充电和电击的声音......
---------------------------------
Now or Never [5.24]
Meredith (opening voiceover): Doctors spend a
lot of time focused on the future, planning it, working toward it. But
at some point you start to realise your life is happening now. Not
after med school, not after residency, right now. This is it. It’s
here. Blink and you’ll miss it.
Meredith (closing voiceover):
Did you say it? 'I love you. I don't ever want to live without you. You
changed my life.' Did you say it? Make a plan. Set a goal. Work toward
it, but every now and then, look around; Drink it in 'cause this is it.
It might all be gone tomorrow."
2009-05-13
当眼泪洒落
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分别叫“理智”和“情感”,也分别叫“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理性的、知识性的部分,右脑负责审美的、直观的部分。你大声的朗读JFK的就职演讲词,你只知道那些单词的念法却不知含义,你大声的读着,慢慢的,你就感受到那辞藻的精妙,那语言的魅力,这是右脑给你的,之后你会发现这些词汇留在你的脑海里。假设你明白那些单词的意思,能够透彻理解整篇演讲,那么你就会去解释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的内涵,这是左脑给你的,仅仅念一遍,恐怕左脑没法记住多少东西。
这就是真正的理智与情感,在每一个人的脑袋里。House这个左右脑分裂的病例很有趣,有趣到让我以为这就是第五季的season finale的全部噱头,在最后十分钟之前就是这样的。但,我低估了这帮人。
首先,是一段跨越时间的平行剪辑,现实与梦幻交织着,残酷的现实从美丽的臆想中破壳而出,击碎了一切,所有沉浸在上周惊艳般结尾中的House迷一定和我的感觉一样,每个细节都那么有说服力,完全不会牵强,只是推倒的太快了。这个时候,我的左脑帮我回忆上周的结尾,组合今天的剧情,帮我理顺时间线,得出结论这个结局是合理的,而我的右脑为这样的急转直下而激动,感到一丝悲伤,跨越两者之间,令我折服于编剧和导演的妙手。
结尾选择了滚石乐队的经典老歌As Tears Go By,然后是双C婚礼与House去医院的平行剪辑,很伤感的调子,欢笑的人群,孤独的House,交织在画面中。这是绝对不会令人失望的剧集,9月我期待下一次华丽的回归。
House: No, I'm not OK.
2009-05-11
大日子
一年有365天,如果幸运的话,我们的一生有大约2万多天。为了不让这个数字把生活变得平淡无聊,我们总是要想些办法来点缀这2万多个日子,各种纪念日应运而生。而对于个人来说,也有太多的点缀了,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我们自己的D-DAY,在高中有高考的日子,在大学有毕业的日子,之后还有结婚的日子,为人父母的日子。在没有经历过的时候,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一天才是我们的“大日子”,每个日子都是一段生活的结束,或是另一段生活的开始。
一群无忧无虑的大学生赶去参加毕业典礼,但是一场车祸把本来是“开始的一天”变成了“结束的一天”。George在把Izzie扶上台之前,亲手送走了这些生命,他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束,而把Izzie的手递给Alex又何尝不是他的一段生活的结束。
很多人都说婚姻是一个男人的成人礼,当你不再只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你就不再是个毛头小伙了。99集的GA,无论如何,已经足够Alex长大了,他不再是那个门诊里不耐烦的实习生,不再是在电梯里畏手畏脚的胆小鬼,他勇敢的在Izzie最后的日子里迎娶她,和她一起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Alex这段临时抱佛脚的誓词还是很感人的,只是难以超越Burke最终没有念成的那段。
Today's the day my life begins . All my life , I've been just me ,just a smart-mouth kid.
Today I become a man .Today I become a husband.
Today I become accountable to someone other than myself.
Today I become accountable to you, to our future,to all the possibilities that our marriage has to offer.
Together, no matter what happens ,I'll be ready ....for anything, for everything
To take on life, to take on love ,to take on pos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Today ,Izzie Stevens, our life together begins. And , I ,for one, can't wait.
2009-05-06
House和Cuddy那些事
如果不看每季最后几集House,那么House就和CSI、DH、GA、LOST一样是优秀的美剧。可每到季末的时候,House的制作者们总是要做出来点不同的东西,不论目的是为了得奖还是收视率或别的什么,这最后的几集总是把House拔高的一个其他剧集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一季也不例外。Under My Skin这一集大概最大的卖点就是“House和Cuddy那些事”了,结尾的镜头也足够满足我们的猎奇心了。而抛开这点噱头,这一集其实相当出色,开场那段芭蕾排练拍的相当好看,病人的病例也很罕见,House给自己诊断的几个段落张力十足,很抓人。还有Amber的清唱。还有Cameron的“珍藏”和prenup。编剧在短短的40分钟里塞进了很多内容和企图,因为漂亮的剪辑,不会让人觉得刻意或过载。每条线索都很简洁而意义深刻。
“那些事”的方式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一段20年前的故事被牵了出来,那段演得相当好,导演用了一个特写给Cuddy的肩头,然后听她说“我不是你那个内分泌课的,我感兴趣的是你”,House足足愣了几秒种,然后不知所云的顾左右而言他。开门的一刻,Cuddy说“看起来你想吻我了”,House回答“我一直都想吻你”,接着那段手持跟拍就性感的一塌糊涂了。
2009-05-04
约翰奥尼尔
《巨塔杀机》,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s Road to 9/11,这是Lawrence Wright获得普利策的作品。不用去了解他当年写书的经过,仅仅翻看这本书,完全可以想像他是如何完成的,为了看懂这本书我几乎查阅了两倍于此书的信息来辅助理解。
这本书大概涉及了几百个有对话的人物,时间跨度约40年,地点包括美国、阿富汗、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和整个阿拉伯半岛。当我看到1/3处的时候已经完全被lawrence细心的调查所折服,所有没有背景调查的情节,他都会表明是某人的采访中说的,如果若干采访对同一事件的描述有冲突,他会选择最广泛认同的,同时标注此处有争议,其严谨的态度令人佩服。
整部书里人物众多,但是最吸引我的是John O'Neill,FBI的反恐专家,特别是中东地区问题的专家。这个人几乎到书的一半才出场,作者non-fiction的写法也没有太多对此人的细节描写,但是在多线索叙事中,John的部分最令我动容,特别是结尾。
John绝对符合现在我们对“反英雄”的定义,他有妻儿,同时有若干外遇,他用严重透支来换取华丽的外表,他是工作狂,即使白天都拉着窗帘在黑暗中阅读分析情报。他做事不择手段,可以调用远远超过自己职权的资源发动9000英里以外的抓捕行动,为此他不惜花费1200万美元的经费。他坚信基地组织对美国来说是最大的威胁,他一直着迷般的追踪拉登,911发生之后美国媒体经常用“美国政府中最主要的拉登追捕者”这样的字眼来形容John。
John一战成名于1995年抓捕93年世贸爆炸案主犯,之后他连续主持调查了97年沙特军营爆炸案、98年东非大使馆爆炸案和2000年科尔号爆炸案。他一直不懈的追踪拉登和基地组织,不惜得罪同僚和上司,只有少数一线特工最理解他,如果上帝曾经给了美国人一个机会躲开911,那一定是John O’Neill的调查,可惜没有人相信他,甚至CIA故意隐瞒了很多重要信息。
服役满20年后,也就是2001年夏天他离开了FBI,带着未完成的愿望退休。退休后他选择的新职位是世贸中心的安全主管,有朋友和他开玩笑说那是一个安全的选择,“那大厦他们已经炸过了”,但是John严肃的回答,“他们早晚会把它炸塌”。
2001年9月10日,星期一,是John在世贸上班的第一天,或许都不是正式的第一天。第二天,911事件发生,John作为安全主管开始协调警方,并疏散大厦内的人群。大厦倒塌的时候,他在南塔里,9月22日他的遗体被发现。
看到那一页的时候,我被深深的打动了,不是因为这样的死法很悲壮,只是我觉得很无奈。这一刻完全可以避免,如果CIA把马来西亚会议的信息共享给当时主管FBI反恐工作的John,如果他的上司允许他返回也门继续调查“科尔号”,那么19名劫机者中大部分,也许全部,都会早早就被抓获。历史不允许假设,所以第二天美国媒体都有了这样戏剧性的一个标题,“联邦调查局最资深的基地组织专家死于911”,或“最有可能抓获本拉登的人死于911”。
大概本拉登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躲开了FBI的追捕,所以他将此功劳归于真主,而真的帮拉登和卡尔扎伊大难不死的人是美国政府自己。这本书的结尾很精彩,那是卡尔扎伊最后一次露面,接着他消失在巴基斯坦西部的群山之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