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美国历史学家的非虚构作品,和那些传统的历史作品不同,他用比较现代的写法,把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写出了小说的感觉。
整部作品里有很多历史人物出场,包括那些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和贪婪的「殖民统治者」。但我觉得这里边的主线其实是小斯当东。从故事的开头,1792年马葛尔尼使团访华,小斯当东跟随作为副使的父亲一起来到中国,他甚至在船上就开始学习中文。从这一刻起,到书的结尾,中英终于走到战争的边缘,在下议院的辩论中,小斯当东发表自己的看法,到这一刻再回头思考整部书的脉络,好似都是小斯当东个人的心路历程。
他代表了英国下议院里对中国有相对深入了解的外事专家,其实他从未许可进入中国内地去真正的了解这个庞大的帝国(也许道光皇帝自己也没有机会去了解过)。他也许不是真心的热爱中国文化,他有他的好奇心,他对中国带有尊敬,他对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与贸易往来有客观的标准。很多次,他都反对了用强硬的方式回应清政府。包括1834年,那是1840年以前中英最接近战争的一次,他反对了出兵。
小斯当东在1840年4月的那次投票中,原来应该是站在中国这一边的,但他不止没有,还义正言辞的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中国通」的观点,作者普拉特觉得是小斯当东左右那一次的投票。主战方只多出来九张票,如果其中有五个人反对,战争就不会发生。很有可能这五个人都是听了小斯当东的发言才作出决定的。
一个拥有三亿五千万人口的庞大帝国的命运,也许就被这个小小的下议院的议员改变。
接下来是两年多的战争,和一份南京条约,再过去不到二十年,因为这份条约的延续引发了更血腥的第二次战争,第二次战争彻底的拆掉了大清帝国的基础,从那开始不可避免的滑向谷底。
一百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说这是一场大英帝国发起的侵略战争,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直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的咎由自取,也许这是林则徐强硬外交手段带来的恶果,也许这是义律个人怨气被转嫁到国家层面。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看起来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也许已经存在了百年,甚至两百年,是大清帝国错过地理大发现,无视科学发展,必然的恶果。
可笑的是,一百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居然还在为那份「南京条约」而赌上国家的命运。